第(2/3)页 宁国公主朱有容,此时也没有睡着,陷入到了自责之中。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一直到方才快要睡着的时候,才忽然间想起自己那被父皇狠揍的二哥。 原本昨天在得知自己二哥,刚一回来就被父皇狠揍了一顿之后,宁国公主就有想着,今天去看望一下二哥的。 结果哪能想到,今天和韩公子一相处,再加上对韩公子所说的,后世的生活,产生的深深的向往,有被震撼到。 直接就将这个事给丢到没影了。 刚刚才想起来。 一想起来这事,宁国公主顿时就有些内疚了。 觉得自己是真不应该。 二哥一向对自己非常好,从来都将自己放在心上。 可结果这次他被父皇揍的那样惨,自己却将他给忘记了。 不应该! 实在是不应该! 明天! 明天自己一定要去看二哥! 明天看的话,也不算晚。 在下定了这个决心之后,宁国公主心里面的内疚和自责,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没有那样严重了,很快就进入到了梦乡。 也不知道她睡梦里都做了什么,嘴角不时露出微笑。 甚至于还有好几次羞红了脸…… …… “大师,你又知道了?” 南京燕王府楼顶之上,朱棣猛然抬头看着道衍和尚,出声询问,带着一些震动。 道衍点了点头道:“这事情不难猜,皇后娘娘那样重的病,现在却被人给治疗的无碍了。 那么治病之人,绝对拥有一手神乎其神的岐黄之术。 说医死人,肉白骨都不过分。 徐大将军身患背痈,这种病比不上严重肺痨那样难以医治,有不小的可能会被治好。 徐大将军现在也远没有到油尽灯枯,病入膏肓的地步。 结果殿下你却说,徐大将军时日不多,并且还非常的相信。 那这除了是那位治好皇后娘娘的奇人之外,还能是谁?” 听到道衍这话,朱棣点了点头:“大师,你的推断非常正确,就是那位奇人说的这话。” 说罢之后,朱棣又喝了一口酒,显得有些苦闷。 “那奇人连皇后娘娘,那样重的病都能治好,却治不好徐大将军的背痈?” 朱棣点了点头,声音沉重的道:“那奇人说,病和病不同,隔行如隔山,病也一样。” 道衍闻言,点了点头,默默的将剩下的,零碎猪下水都给挑出来吃掉,做到真正的光盘行动。 片刻之后,朱棣又道:“倒也并非全无办法,那奇人说,可以在大明大力发展医学,多多的培养医者。 推进医术大发展,今后或许可以有机会救治我岳父大人性命。” 将最后一丁点的猪下水挑吃完毕,道衍将手中筷子放下,用宽厚的手掌,在嘴巴胡乱的抹一把道: “这人的法子,说了等于没有说。 先不说大力发展医学,需要多少钱财。 只说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就不是徐大将军能等起的。 医学的发展,不是说你投入了,推动这样去做了,就能促进其发展。 这是一个水磨石的功夫,需要的时间太长太长了。 还有很大的可能,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钱财,也没有太大的收获。” “我知道。”朱棣点了点头:“但还是要这样做。 总不能因为太耗费时间,或者成效不大就不去做。 这样以来,今后其余人再生同样病的时候,岂不是还要闭目等死? 能有一点点改善也是好的。” 听到朱棣这样说,道衍坐直了身子,胖胖的脸上,多出了一些肃然起敬。 “殿下说的是,这世上的事不能因为过于困难就不去做了!能有一点点改善也是好的!” 对于朱棣说的话,他产生了共鸣。 就是不知道他所指的,是朱棣的这种锲而不舍的行为,还是联想到了他这种学了一身造反本事,结果还没有出山,天下就被朱元璋平定了,一身本事没有施展的地方,在大明初定的情况下,想要找到施展才华平台的人。 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共通之处。 而且真的论起来的话,道衍所遇到的情况,比朱棣想要做的事情更为艰难。 “不过,殿下在如此做的同时,不若也寻找天下有名的医者,对徐大将军进行医治。 如此对于徐大将军而言,或许更有用。” 面对道衍的提议,朱棣摇了摇头:“这样的手段肯定要用,但却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有效的可能性不大。 最终治好我岳父的可能,还是要落到这大力发展医学上。” 道衍愣了愣,那奇人的口气这样大的吗? 刘伯温,还有他这样的人,对于一些事情,一般都不会把话说死,怎么这个奇人,却敢说出这样的话? 真将他自己当成神医了?一人可以压倒全天下的医者那种? 这人要么就是太过年轻和狂妄,要么就是真的有这样大的本事在身上。 在道衍看来,那所谓的奇人,属于前者的情况更多。 以为可以治好重症肺痨,就对其余的病都精通了,他治不好,天下的其余人都治不了! “明日,我要去接收龙江宝船厂,不知道大师有什么要教我的?” 朱棣不想再这个沉重的话题上多说,就将明日要做的事情说了出来,让道衍帮助他合计合计。 道衍并没有立刻说话,他坐在这里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缓缓开口道:“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前期不能透露任何的消息。 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人手一定要信得过。 殿下的护卫带来的少,根本不够用,可以向太子殿下借人。 不仅仅要借护卫,还要借善于盘账的人。 也要知道龙江宝船厂,原本都有什么东西,做到心中有数。 到那里之后,立刻控制住一切。 库房,账房这些全都要控制好,防止有人损坏账目,更要防止火龙烧仓。 江阴侯那里,也需要防备……” 说起正事,道衍一点不打马虎眼,说出来的都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处理办法。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然后站起身来,对道衍道:“大师,龙江宝船厂停止制造大海船时的账目,我大哥都让我带回来了,大师和我一起去看看?” 道衍没有废话,将碗筷收起,拿着随朱棣一起下去…… …… 夜已经深了,燃着烛火的房间之中,朱棣道衍二人翻阅完了龙江宝船厂的账目。 朱棣显得神采奕奕,精神亢奋。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今天白天补觉了。 更是因为,从龙江宝船厂的账目上,他发现了大惊喜。 这里不仅有已经造好的,两艘四千料大海船,二十艘两千料大海船。 还有很多没有用完的材料,以及十五艘半成品两千料大海船! 如此以来,只要自己掌控了龙江宝船厂,再有一些合格的水师,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下海清理海寇,为重开市舶司做准备! “殿下,陛下这是准备开海,重设市舶司,从海外获取财富了?” 朱棣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道衍道:“这想要开海,并让市舶司从海外贸易之中赚钱,仅仅整理水师,清理海寇可不成。 没有这样容易。 还有一个方面也需要考虑,这点也是元朝市舶司后期不能赚钱,和本朝市舶司不能赚钱的原因之所在……” 道衍很快就将他所知道的这个消息,说与了朱棣知道。 从道衍这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朱棣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过分!当真过分!但就算是这样又能如何? 本王定然一刀刀的杀出一条血路!谁敢阻拦,谁死!!!” 朱棣这话说的杀气腾腾! 道衍点了点,随后忽然望着朱棣道:“殿下,是不是……那奇人所说的,不仅仅只是徐大将军命不久矣,还说了……其余重要人物?” 徐达虽然非常重要,但仅仅只是一个徐达,想要朱元璋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决定废除海禁,准备冲开市舶司,并让燕王朱棣如此的全力以赴,是不可能的。 朱棣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承认了此事。 道衍的一颗心,猛的跳了跳! 那双三角眼之中,在这一刻似乎绽放出来了别样的色彩!! 慈眉善目的样子,也消失不见,反倒是像是一头凶虎一样! 不过,这样的状态只是出现了一瞬,就消失不见,让人觉得像是错觉。 道衍是真的激动。 当初祖龙身体不适,而派遣徐福等人出海寻找仙山,想要获长生不老之法。 如今朱洪武也在短短时间内,就决定开海禁,重设市舶司,也让人下海。 又从朱棣这里得知了,有奇人说除了徐达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人物命不久矣。 如今的大明,比徐达还要重要的人,真的不多。 皇后娘娘的病已经无碍。 那剩下的,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真的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