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朱标觉得,不论如何都做不到朱祁镇的那种地步。 他也很是想不明白,朱祁镇是如何操作的,才能力压李景隆,夺得大明战神的这个称呼。 韩成倒也没有废话,点了点头道:“正统八年,朱祁镇开始亲政。 少年天子初长成。 以往,朝政都由张太皇太后处理,再加上有从仁宣两朝留下来的,有能力的老臣进行辅佐,所以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 但这也让朱祁镇心中有所不爽。 总觉得自己以前被管教的太严。 少年人总是有着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无敌的信心,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围绕他们旋转的。 尤其是朱祁镇这种少年太子。 他太祖爷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 他太爷爷奉天靖难,然后远征漠北。 硬生生的将蒙元残余,给打的一分为三,听到他太爷爷的名字,就腿肚子打哆嗦。 他爷爷虽不曾向北征战,但文治方面还是很可以。 硬是让他太爷爷当了多年的征北大将军。 他爹宣德皇帝,也曾率兵攻打草原部族。 展现大明威风。 所以,他觉得到了他这里也一样能行! 大明天子就该威风八面,令四海臣服,让番邦、尤其是北部蒙元残部族臣服。 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再加上身边还有王振这样一个太监,在身边进行吹捧,蛊惑,朱祁镇很快就变得更加膨胀。 而这个时候,朱祁镇一展雄风的机会也来了。 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正统年间,瓦剌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就南下侵扰明朝疆域。 尤其是当时的瓦剌实权派,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 大明出于自己地位的考虑,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 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有不少的赏赐,还是按人头派发。 这种情况下,一点脸都不要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 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当时总揽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极为不满。 他本就是一个贪财之人。 看着这样多的赏赐,给了蛮夷,心里是真不痛快。 这样多钱财,要是给他该有多好? 于是就下令减少对瓦剌使者的赏赐。 也先闻听此事,为之大怒。 觉得自己的钱被抢走了。 于是就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平。 准备给大明军君臣一些颜色看看。”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气的哼了一声。 “果然,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你对他们好,他们还抖起来了,觉得你对他们好是应该的。 不仅仅不念你的好,还觉得你软弱好欺! 对付这些人,就该动兵狠狠的去揍它们! 将它们揍的跪在地上叫爹,他们才老实!” 说着,转头望向朱标道:“标儿,看到没有,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咱在的时候,还老四的永乐朝,哪个蒙元鞑子敢乱放一个屁? 只求着咱不去揍他们就不错了。 结果现在,这才过去了多少年? 竟出现了这等嚣张跋扈之辈! 仁宣,正统,一次次的给好处,并没有让他们心怀感激,相反还让他们觉得大明傻,觉得咱们大明好欺负! 对付这些人,就得拿起刀子干它娘的! 拳头硬,就是唯一的道理! 你不要相信那些文人的叽叽歪歪。 那都是放屁! 对付异族就是得打!打的他们七零八落不完整才好!” 朱元璋是真的很重视对朱标的教育。 哪怕是在这个时候,都不忘记对朱标进行言传身教。 “父皇说的对,孩儿牢记在心! 这些异族,是真的不能给他们好脸子!” 朱标用力点头,表示对朱元璋话的认同。 若是在以往,长期被宋濂等一干文人大儒,灌输了诸多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治国理念的朱标,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会与朱元璋苟同。 就算是表面上认同朱元璋的话,可实际上心里对朱元璋的这些看法,也不认同。 觉得自己父皇事情,做的过于粗俗,不符合圣人之道,圣人之学。 但现在,在遇到了韩成,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后世的诸多事情之后,朱标的想法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变。 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没有那样多的弯弯绕,尤其是在对外的时候。 那真的是实力决定一切。 谁的拳头大,谁说的才正确,说的才有道理。 实力不行,你就是说出花来,那些异族该揍你时,还是会揍你! 蛮夷果然是畏威而不怀德! 见到朱标的反应,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的郁闷一下子消失了很多。 觉得自己标儿,不愧是自己的标儿。 还是自己的标儿让自己省心。 “韩成,这事情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太对。 按照你之前所说,老四在位的时候,将那些蒙元残部给打的如同孙子一样,这怎么才不过是短短的这点时间,这些鞑子就又张狂起来了? 竟然开始威胁北平了?” 朱标牢牢记住了,朱元璋的话之后,望着韩成问出心中疑惑。 他是真的有些想不明白,蒙元鞑子怎么发展这样快。 这些玩意,怎么像是野草一样,割都割不完? 韩成想了一下道:“这个事,就要从朱瞻基那里算了。 陛下这里对待蒙元的策略就是,册封诸多塞王进行守边,同时设立诸多卫所进行配合。 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用来抵御北元,并蚕食北元。 陛下用了很多时间,花费了很多精力,才布置出来了这样一套防御北元的防线。 陛下在的时候,依照陛下的执行力,这套体系非常有效。 不过,随着永乐帝奉天靖难,并逐步开始将藩王内封之后,陛下做建立的这一套体系就不成了。 变得千疮百孔。 后面永乐帝迁都北平,并一次次的北征,未偿没有进行补救的意思。 他所采用的办法,整体上来看,就是天子守国门。 然后不断的向北打。 蒙元愣是让他给打的分崩离析,重回部落时代。 当时大致上可以分为三部。 分别为,瓦剌部,兀良哈部,鞑靼部。 然后,永乐帝就开始了用几个部族相互制衡。 整体来说,就是扶弱揍强。 三个部族那个弱小,就扶持哪个,联合弱小的揍强大的。 让北方草原上,始终保持混乱,不统一。 这样的话,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在这样做的同时,也将防线尽可能的向北推,给北平争取更大的战略纵深。 他的这一套办法,也非常可以。 蒙元残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听到韩成说起这些,朱元璋点了点头。 老四在这上面,还是非常可以的。 做的很不错! “但是到了宣德这里就不成了,宣德开始为了经济问题,将永乐帝打下来的诸多地方都给丢掉了。 安南那里撤军就不说了,奴儿干都司也放弃,就纯属脑子有问题。 除了这些之外,在别的很多地方也都进行了收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