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成看看朱元璋的反应,想了想就动动笔将这些写了下来。 韩成一边说,一边将这些也给写了下来,方便朱元璋理解。 朱元璋看着韩成写下来的这些,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总觉得自己似乎理解了不少的东西,有种被惊到的感觉。 但再去想的话,又觉得还是不明白,想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明悟了啥。 这让朱元璋显得很困惑。 韩成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站在这里看着朱元璋对这些进行思索。 让朱元璋思索一会儿,自己再接着与他解释,将会容易理解的多。 “这点光看文字描述的话,确实比较抽象,接下来我说些事情,一举例子你就明白了。”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将目光从那纸张上收回,等待着韩成接下来的言语。 韩成道:“就拿我华夏文明发展来说吧。 远古时期,先民们狩猎,采摘野果食用,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也非常简单,其组成是一个个小部落。 只靠打猎,采集野果,所能养活的人是有限的。 而且获得食物的来源,也异常的不稳定。 所以后面就开始了种植。 刀耕火种开始出现。 主要获得食物的方式,从狩猎变成了种植。 这是生产力的一大进步。 生产力进步,所能养活的人也随之增多,部落也越来越大。 部落所能控制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大。 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社会分工,将会变得更加明确。 等到越来越多的石头工具,木头工具、陶器,乃至于青铜工具出现并应用之后,生产力也随之进一步的发展。 部落变得更大,分工更为明确,比如会出现不事生产的统治阶层,管理阶层,以及巫这等专门的神职人员。 生产力的进步,会导致一个个部落变得更大。 原本各个部落之间,相距甚远,可随着部落的扩大,他们最终连接到一起。 再然后,就会出现交流、融合、战争,发展出更大的部落,甚至于会出现部落联盟。 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战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这是生产力进步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 就算是没有黄帝炎帝等部落联盟,也会出现别的部落联盟。 并发生大战,组建出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继续发展,生产关系也进步,最终出现了大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制度,开启了奴隶制王朝,夏朝。” 朱元璋认真的听着韩成的讲述。 再结合着纸张上所写的那些话,逐渐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巢氏,以及炎黄,三皇五帝这些,朱元璋并不算陌生,知道不少。 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会从最开始的小部落,一步步的变大,经历这样多的变化,并最终结束部落时代,进入到王朝时代。 现在,通过韩成的讲述,朱元璋再去想这些,一下子就变的明悟了。 原来,这所有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的!!! 这是一个朱元璋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视角。 对他来说,虽新颖无比,但稍一思索却发现,这真的很对! “后世通过考察遗迹等诸多研究,发现大禹治水真相,其实是他带着很多人,将他部落所在的诸多地方的水泽,进行了治理。 将之改造成了大量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 那个时代,中原一带气候,和现在相比,要暖和的湿润的太多。 大量水泽变成了水田,对于当时大禹所在的部落来说,这就是生产力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生产力迅速提升,生产关系也就随之发生改变。 于是夏朝建立了,结束了部落联盟时代,进入到了奴隶制王朝时代。 后面的夏商周,都是这等奴隶制王朝。 商周时期,到尤其是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运用已经是逐渐到达了顶峰,生产力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生产关系开始发生缓慢的改变。 思想文化上面,百家争鸣。 这种改变,一直到了秦国开始施行耕战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 再加上又碰上了明君。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清扫六国,一统天下。 改分封为郡县,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开万世之先河! 从始皇帝开始,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也是自始皇帝之后,我中华大地,不论经历了多少的苦难,经历了多少的波折,后人都会努力的朝着大一统的方向行进。 从上层到下层,都认同大一统。 让华夏变得极其有凝聚力! 这一点,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其余地方的人,完全羡慕不来的。 尤其是欧洲那里,一个个羡慕的眼泪都掉下来了,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壮举。 在我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片地方的人弄了一个联盟,想要促进这种大一统。 结果多年来,也只完成了一个统一货币。 其余的还是一盘散沙,根本推行不下去。 始皇帝平定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 但是,自从秦朝建立之后,一直到现在,一千五六百年了,生产力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也不能说生产力没有进步,生产力是有进步的。 但是这种进步,还不够多。 没有达到让生产关系,有一个突破性进展的程度……” 说到这里,韩成的声音停了下来。 他不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朱元璋进行理解。 结果这个时候,却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父皇,韩成,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听起来挺有趣的样子。” 却是朱标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 朱标听的并不多,只听到了韩成所说的后半段。 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这些,以及大秦之前的那些举例都没有听到。 不知道韩成说的就是屠龙术。 因此上,只是觉得韩成说的这些比较新奇,其余特殊的感觉并没有。 朱元璋原本已经陷入到沉思之中。 他迫切的想要结合着韩成讲述的例子,弄明白屠龙术。 他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很多,正是关键的时刻。 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不想被别人所打扰。 不过,在听出声音是自己家大儿子,那当然是另当别论 抬起头来望着朱标,面上露出一抹笑容:“标儿你来了? 你来的正好! 快点过来看一看,韩成在这里讲屠龙术。 咱有些地方还是没有琢磨明白。 标儿你的学问比咱高深,脑子转的也快。 你快过来看一看,学一学!” “啥?屠龙术?!!” 一向做事很是稳当的朱标,这个时候陡然听到这话,都稳重不下去了。 忍不住的惊呼出声。 眼睛瞬间瞪大,愣在了当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