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把大明的每一个人,都给接种上牛痘。 那么天花就会在大明境内绝迹,再也成不了气候,不能再肆虐我华夏子民。 就算是海外其余地方还有天花,但只要做好给新生儿接种牛痘的工作,那就完全不必担心,天花再害我华夏子民的性命。” “好!” “好!” “好的很!!” 朱元璋听到韩成这话后,一连说了三声好。 整个人显得格外的振奋。 在寿宁宫偏殿之内,搓着手来回的走来走去。 自己终于可以给自己的大孙子雄英报仇了! 如此过了一阵之后,朱元璋忽然间流出眼泪。 望着韩成,情绪显得激动的道:“你这小子!你这混小子!你咋不早几个月来? 你咋不早几个月来? 你要是早几个月过来,弄出了这牛痘,咱的雄英……咱的雄英也不至于会死掉。 会着了那天花的毒手! 咱的雄英啊,多好的大孙子啊!” 朱元璋的情绪有些崩溃了。 没有得到对付天花的办法时,想起皇长孙朱雄英的死,朱元璋心中难受异常。 此时得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朱元璋心里面,更加的难受了。 觉得自己的大孙子,去世的实在是太亏了! 真的太亏了! 就几个月的时间,就几个月的时间啊! 如果他能再多坚持几个月,等到韩成到来,或者是韩成早来几个月,天花都不能对他产生威胁。 他便能保住性命! 可结果,偏偏是他才去世了几个月,自己这里就得到了解决天花的办法。 越想,朱元璋心里面就越难受。 越觉得亏得慌。 韩成面对朱元璋的询问,一句话都没有说。 只是站在那里,默默的看着朱元璋。 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发泄情绪。 在为皇长孙朱雄英身死而感到异常的难受。 果然如同自己所了解的那样,对于朱雄英这个能够跳出“轮回之中”,不按辈分,不按金木水火土来取名的大孙子,朱元璋是疼到了心尖尖上。 不然以老朱的性格,哪怕是在自己面前,一般不怎么隐藏情绪。 也不会轻易的泪流满面,崩溃大哭。 只能叹一声,人生世事无常,往往充满戏剧性。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帝王,面对亲人去世这种悲痛,也一样无能为力,和常人一般无二。 好一阵儿,朱元璋的情绪才逐渐平息下来。 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泪痕,朱元璋红着眼睛,带着一些鼻音,望着着韩成道:“种牛痘的事情。你会不会? 最近你也别再做其余的东西了,就先把这牛痘给弄好。 这才是重中之重。 能够活人无数。” 朱元璋望着韩成,神色郑重的说道。 本来朱元璋就对天花这种东西,深恶痛绝。 再加上皇长孙朱雄英死在了天花手里,让他对天花更加仇视。 此时得到了针对天花的办法,只想立刻就将其给弄出来,把天花给扼杀。 只愿今后大明,再无一人因天花而死亡! 韩成摇头道:“方法我知道,但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清楚。 这上面需要进行摸索和尝试。 需要真正的医者来进行做。” 韩成不是说自己不想去弄,而是他真的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 与其让他这个半吊子去做,反倒不如从大明这里,挑选一些真正的医者前去做此事。 这事情,让他给出一些意见,打打嘴炮还行。 真的上手操作,他是真的没那个能力。 对于自己的能力如何,韩成还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倒是变得冷静了下来。 仔细想想,也觉得韩成说的有道理。 先不说韩成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单说韩成的作用,就非是单单一个天花那样简单。 韩成懂的东西太多了,对于自己大明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会行走的人行宝藏。 只让他去对付一个天花,实在是有些过于屈才。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朱元璋也相信,有了韩成指明的这条道路,自己大明的医者,也肯定能把可用的牛痘给弄出来。 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战胜天花这个恶魔,! “那咱马上就给太医院下旨,让太医院里的这些人,朝着这方面努力。 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可用的牛痘给弄出来。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韩成的心中,倒是浮现出来了一个人。 他望着朱元璋道:“陛下或许不必麻烦太医院的那些人,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闻言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太医院的这一批人,基本上能够代表了大明医术的顶尖水平。 虽然民间不乏有奇人,有医术高明之辈。 但是太医院里的这些人,也不算太差。 最为重要的是方便。 太医就在眼前,自己可以直接让他们动手去做。 不必多等。 怎么听韩成的话,他竟是有些看不上这些太医,还有更好的人选。 “你的合适人选是谁?” 朱元璋直接就问了出来。 “不过咱先说好,你看中的这个人,要好找才行。 别找了大半年还找不到。 这就耽误事儿了。” 朱元璋这个时候,是只想尽可能快的,把治疗天花的东西给弄出来。 一刻的时间都不想多等。 韩成道:“这点陛下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好找的很。 而且,也比陛下说的那些太医更加靠谱,用起来更加方便。”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有些迷糊了。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韩成这……莫非说的是自己? 他想要让自己这个堂堂皇帝去,研究治疗天花的事儿? 这不是说自己不想,关键是自己没这个本事! 这样的想法在出现之后,马上就被朱元璋给赶出脑海,他知道韩成肯定不会这样不靠谱。 那也就是说,他说的人在自己身边。 朱元璋绞尽脑汁的去想,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眼有这样的一号人。 见到朱元璋疑惑疑惑不解,还没有想到具体是谁,韩成便开口道: “岳父大人,您这是把五哥给忘记了?” “你是说老五?!”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这才想起自己的五儿子周王朱橚。 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 朱橚一开始是吴王的。 不过后面改封了,成改为了周王。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元璋有些时候,还是挺不靠谱的。 比如给自己的五儿子,封了一个吴王。 要知道,他没有登基的时候,就是吴王。 这要是遇上别的朝代,太子,还有其余的朝臣,那肯定会多想。 会不自觉的去琢磨,是不是朱元璋比较喜欢这个五儿子,有意在今后让他继承大统。 从而会闹出不少的乱子来。 也就是在他的洪武朝,太子朱标的位置固若金汤,无人可以撼动。 所以一直没有出事。 但后来,朱元璋还是改了朱橚的封号,从吴王变成了周王。 想来可能是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妥,来了一个亡羊补牢 “对,就是周王!” 韩成用力点头。 “这……这等无比重要的事情,老五他能胜任吗? 他一个王爷,不是真正的医者。 虽然没事了喜欢研究一些医书,对医药上面很有兴趣。 但是差真正的医者,差的太远了。” 朱元璋摇头出声反驳,对周王朱橚很不信任。 倒不是说,因为老五是他的儿子,他就不舍得把他往这方面用。 除了他的大儿子朱标,其余儿子,朱元璋都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当驴来使。 他主要还是担心,老五那业余水平不顶用,耽误了大事。 韩成摇头道:“岳父大人,你要这样说,可就太小瞧五哥了。 五哥在医术上面,是真的非常的有天赋。 也是真的肯下功夫。 他不喜欢别的,就喜欢在这些事情上进行钻研。 在医术上面,是真的很有建树。 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出名的医者。 他编撰的医书,有几样都流传后世了。 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提起洪武朝的医术高明之人,这周王朱橚,绝对是第一个能被想起来的人。 “老五这样牛的吗?!”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都有些惊呆了。 若不是听韩成说,他还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第五个儿子,竟然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 要知道,老五一直都有些小透明。 从老大到老五,这五个儿子里,老五是最不显眼的。 这点儿从他的封地上,就能看出来。 老大是太子,需要居中坐镇。 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这三个,全部都被朱元璋封在极为重要的边塞地区,统领大军。 是大明最大的,手中兵马最多的三个塞王。 从老大到老四,都委以重任。 结果只有老五周王朱橚,不受重视。 一开始时,朱元璋把他的封地,给弄到了苏州一带。 后来又给改到了开封那里。 虽然开封那一片,位置也挺重要的。 但是却在腹地。 和老二,老三,老四,以及后面又陆续封出去的一些守边的塞王相比,老五所在的位置,确实没有那么重要。 这也能说明,朱元璋对老五能力的不看好。 结果这个时候,朱元璋却从韩成口中得知了,他的这个五儿子,竟然做出了这等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那大的名声! 心中为之惊奇之后,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好!不愧是咱朱元璋的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