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兵杖局的这些人,办事效率是真高。 韩成上午来这里,给那些磨镜片的人做了交代。 结果到了下午时分,他们就已经按照韩成给他们的交代,磨出来了十副度数从高到低不一样的镜片。 韩成将这些镜片,用柔软的布,给一一单独包裹好。 放在匣子里带走。 没去别的地方,直接就去武英殿找朱元璋…… 武英殿里,朱元璋正在这里批改奏章。 朱元璋在批阅奏章之时,除非是他召见,一般而言很是讨厌别人进来打扰。 不过这事也分人。 比如得知是韩成前来后,朱元璋道:“赶紧让他进来。 以后他来了,不用再通报,直接让他进来就行。” 宦官闻言,连忙到外面去请韩成。 心里对此,也是不由的为之暗自啧舌。 不论什么时候,不用通报都可直接进入武英殿。 这整个大明,好像除了皇后娘娘,还有太子殿下之外,别人从来没有这种待遇。 这兴国侯外加驸马爷,当真是非同凡响! 这份圣恩,当真不是寻常人能拥有的! …… “你小子过来啥事儿。” 听到韩成进来的动静,朱元璋一边批改奏章,一边头也不抬的询问。 一看这反应,就知道他这是把韩成完全当成了自家人,才会如此。 韩成也不客气,走到朱元璋边上不远处的椅子边上,直接便坐在了上面。 “父皇,这不是给你弄的近视镜,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现在过来给你试一试。” 韩成说着,就将手里的匣子,放在了朱元璋的桌案上。 “这东西已经有结果了? 这么快?!”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声音里都带着惊喜。 原本以为这是能一举改善他视力的大事,需要慢工出细活才行。 哪能想到,现在就有了结果! 当下奏章也不批改了。 把笔往边上一放:“就在这匣子里?让咱看看!” 说着就用手去拿匣子。 在韩成的面前,朱元璋从来不会刻意的去掩饰自己的情绪。 高兴就是高兴,愤怒就是愤怒。 韩成抢先一步,把匣子拿下手中,将之打开。 把里面用柔软的布,分别包裹的那些镜片都给一一取了出来,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这么多?” 朱元璋显得有些惊讶的道。 韩成道:“因为不知道父皇您的眼,近视度数有多少。 所以我就直接让人从低度到高度,给磨出来了十种度数不同的镜片。 等下你试一试就行了,挑选最合适的来做成眼镜。 至于剩下的,则给合适的人使用。 今后我再制定出来一些,关于眼睛近视度数的标准。 和测量度数的办法。 有了这些,再做眼镜的话就容易和方便多了。 不必如从现在这样,一下子做这么多。” 韩成说的,就把其中一个细麻布包打开。 取出两个镜片,让朱元璋一手一个拿着放在眼前,向远处看。 “父皇,你看看如何? 现在看东西有没有清晰一些?” 朱元璋看了一眼就摇头:“还是不行,看起来更昏了,让人头晕。” 这一结果,让朱元璋想起来了当初那匠人,给他做眼镜的经历。 莫非……韩成这小子,做出来也和那一样,并不中用?” 韩成道:“那就是不合适,再试试这个。” 说着,又拿出一副镜片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拿起在眼前,往远处这么一看,顿时乐了:“嘿!居然清楚了这么多!” 说着,又将镜片从眼前给移开。 再往远处看,顿时就没有之前那种清晰度了。 又将镜片往眼前一放,那种整个世界变清晰的感觉,顿时就又回来了。 “嘿!你小子!果然还是你有办法! 这都能让你想出来! 这当真是个好东西!” 韩成笑道:“也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后世人想出来的。 我不过是把别人做出来的东西,弄到了大明而已。” “咱不管,这是从你手中弄出来的,那就是你想出来的!” “父皇,你再试试这副镜片如何?” 韩成不想和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多做争辩。 又拿了一副新的镜片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摇头道:“不用试了,不用试了,这对镜片就挺好。 咱往远处看,已经好久没有看这样清晰过了。” “你再试试吧,说不定这副镜片,要比你手里面拿着的这一副更好。 还能看得更清晰。” 朱元璋有些不信,在他看来,手里这两个镜片就已经非常好了。 还能有比这两个镜片更好的? 不过,还是小心的将之给放下。 又从韩成手里接过这对镜片放在眼前。 往远处一看,脸上露出惊讶神色。 “嘿!你小子,还真让你说对了! 竟然还真的比方才的更清晰!” 接下来,韩成再让朱元璋试试别的镜片,朱元璋就爽快多了。 不再说手里的这副就行,别的不用试了。 如此连着试了一会儿,最终确定了一副最适合朱元璋的镜片。 “这东西好是好,就是老是用手拿着有些碍事。” 这个时代是有眼镜的,还有眼镜框。 只不过和后世不同的是,不能直接架在鼻梁上。 用的时候需要一只手一直拿着放在眼前,非常不方便。 韩成道:没事,这个很好解决。 等一下我让人做好了后,岳父大人你就知道了。” 很好解决? 能用什么办法解决? 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后,显得有些不解。 他迅速的在脑海里想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出来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而韩成则将这些眼镜片,一一小心收起。 把朱元璋的眼镜片,单独放在一边。 便从武英殿这边离开,径直去了文华殿见朱标。 给朱标配眼镜。 朱标也同样正忙着,不过在听说了韩成过来后,朱标立刻放下手头工作。 走出文华殿外,对韩成进行迎接。 对于韩成的到来,朱标是欢迎之至。 接下来,自然便是开始给朱标配眼镜。 同样的流程过后,韩成便从文华殿这边离去找了匠人。 让他们做眼镜框。 到了晚上的时候,眼镜框便已经做好了。 原本按照那匠人的意思,是要用金子打造眼镜框的。 这样才符合陛下和太子二人的身份气质, 但韩成想了想,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二人,都不太喜欢太奢华的东西。 就让人用铜来做。 这方面他不擅长,可匠人们却擅长。 做出来的东西很是美观…… …… “这真是东西!看东西真清晰!” 朱元璋在戴上了韩成弄出来的眼镜后,啧啧称奇,爱不释手,不愿意把它摘下来。 尤其是对于韩成这种,做个眼镜框,直接利用鼻梁和耳朵,把眼镜带在这上面,把另外一只手给完全解放出来的设计,更是夸个不停,赞不绝口。 “还是韩成你有办法! 只是这么简单的一改变,戴在鼻梁上就不会掉。 那些做眼镜的,都是猪脑子! 这样简单的事都想不起来! 还得是韩成你,做出来的东西好用。 看东西也清晰了,也不用一只手一直在这里扶着了……” 看着朱元璋因为这在后世随处可见,众人早就习以为常的眼镜,而欣喜成这个样子。 韩成也是露出了笑容。 这种用后世随处可见的小东西,让古人感到震动惊叹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同时也感慨,生活在后世何其幸运。 很多看起来习以为常,微不足道的东西,往往都是精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 才会让生活变得如此之便利。 只不过看着戴着眼镜的朱元璋,韩成总是有一种如梦似幻,不伦不类的感觉。 古人带眼镜,还挺别扭的。 不过,管他别扭不别扭呢,好用才是硬道理! 今后这种现代元素,在大明只会越来越多。 习以为常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和朱元璋在这里说了几句话后,韩成便来到了文华殿,把属于朱标的眼镜给朱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