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少事还要你来做。” 王文闻言,神色显得有些焦急。 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望着于谦道:“你可知,我所说的那些人,并不仅仅只是马顺,毛贵,王长随这些人? 还有更为要命,更为难缠的!” 他说着,伸手朝着上面指了指。 于谦深吸一口气道:“我自然也知道。 当今圣上可是她的儿子。 她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出现这样的结果? 圣上不在,她又年轻。 特殊时期,话语权极大。 又有马顺,毛贵这些人在。 我等一开口提及此事,那些人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多方污蔑潘。 好事也会被他们变成坏事。 而她,因为圣上的缘故,必然会站在他们那一边。 这件事儿做成,可能性不大。 准确来说,是得不偿失。 明明你是在为了大明,为了江山社稷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偏偏你还要受人攻讦,被人打压,遭受不公的待遇…… 可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要去做! 总要去试试的,万一成了呢? 遇到了事,危急存亡之秋,总该有人出头,挑起大梁,直面危难。 既然如此,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这事儿,我于谦干了!” 于谦身材瘦削,但说这话时,脸色却变得无比的刚毅。 落在王文的眼中,只觉得这个时候的于谦,身材是无比的魁梧高大。 超过了很多体型比于谦大上很多,位置也比于谦高上很多的人! “廷益!” 王文望着于谦口喊了一声,想要再说些什么。 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肚子的话都被憋在了心里。 于谦望着王文点了点头道:“千之,不必再多言。 我意已决,就这样做了。 倘若我真的有所闪失,后面局面变得更坏之时。 你可一定要顶上去! 到了那时,情况会变得更坏,也肯定会有人说出南迁之话。 千之,你那时候可一定要顶住。 绝对不能南迁,任何言南迁者,皆应杀! 情况坏到一定程度,他们最终会同意召集各路兵马入京之事。 到了那时,我若不在,千之你可一定要挑起大梁,重担将压到你身上!” 说罢之后,对着王文点了点头,于谦不再多言,迈步走出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那显得有些沙哑又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伴随着这声音,于谦撩起官袍下摆,大踏步而行。 带着决绝。 王文看怔怔的站在那里,看着于谦消失的背影。 听着他最后所念出的诗。 一时之间,情绪无比复杂。 于谦是个纯粹的人,也是个勇敢的人。 和于谦相比,自己是真的比不上他! 大明需要于谦这样的人。 越是危机时刻,越是局势动荡,就越需要于谦这样的人出现! …… “太后,臣于谦,请太后做出决断,火速召集各路兵马来京!” 华盖殿内,于谦手持笏板,上前行礼,出声说道。 在他面前,是一张龙椅。 这龙椅与他们之间隔了珠帘。 此时,这龙椅是空着的。 但是在龙椅的一侧,却加了一张椅子。 有一个宫装妇人坐在那里。 因为有着帘子阻隔,并不能很清楚的看到她的容貌。 有种朦朦胧胧之感。 反而更增加出了她的神秘与威严。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朱祁镇的娘。 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 如今大明的太后,孙太后。 朱祁镇带兵出征,太子朱见深年幼,只是一个两三岁什么都不懂的孩童。 虽然朝堂之中,也留下了一些人处理政务。 但在这等特殊时期,孙太后这个身份特殊之人,自然而然便也会自动掌握一些权力。 有一些事情,必须要经过她,才能名正言顺实行。 比如于谦现在所说的,令大明各地兵马,火速来京师这事儿。 此言一出,华盖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个时候,众人汇集在此,就是得知了关于皇帝朱祁镇,不走紫荆关,反而绕路要走居庸关这一惊掉人下巴的操作之后。 在这里商议该如何应对。 于谦这一句话说出,可当真是石破天惊! 宛若往滚油锅里浇了水一样,瞬间就炸开了! 除了王文,事先知道于谦,将会如此说,如此做还算平静之外。 其余的人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谁都没有想到,于谦竟敢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 提出这样的请求! “于谦,你好大的胆!” 于谦声音刚落,便有一人以手指着于谦大喝起来。 这人身穿飞鱼服,因为此时在华盖殿里,所以并未带绣春刀。 但这一身衣服,却也显示了此人身份的不凡。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不过这个时候的锦衣卫指挥使,却是王振的同党。 “陛下此番不走紫荆关,而是走了居庸关,必然有陛下的打算! 在我看来,这就是陛下等人定下的计策。 陛下此番带兵出征,所为的是什么? 为的便是解大同之围! 好好的杀一杀,这些瓦剌人的威风。 让他们见识我大明之威! 扬国威于域外! 陛下亲征,自当无往而不利! 又有王先生,还有英国公这么多的忠臣良将相辅佐。 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会败? 此时陛下如此做,必有深意! 必然是想要多绕一些路,吸引瓦剌也先这些人上钩。 从而与他们决一死战,毕其功于一役! 这些都是陛下的高深谋略! 这等事儿,我一个锦衣卫指挥使都能看出来,你身为兵部侍郎,又怎么能看不清楚这里虚实? 此时却敢说出这种话?当真是其心可诛! 你这是在诅咒陛下失败,说陛下会大败,是对陛下的污蔑! 你无父无君,成何体统?” 马顺一开口,徐有贞也忍不住道:“说的对! 陛下带领众多精锐兵马,正在外面和瓦剌人拼死拼活。 要扬我大明国威。 结果现在你于谦于侍郎却说,要调集各路兵马火速来京。 你这是什么意思? 是何居心? 你这不就是在说陛下此番,必败无疑,将丧师辱国吗? 哪有你如此诅咒陛下的? 于谦,你用心当真歹毒!” 其余很多人,也都纷纷出声呵斥于谦。 从各方面来论证于谦所提出的这个提议,该有多荒谬,多离谱! 于谦的心有多歹毒! 甚至于,有人当场便朝着孙太后拜下道:“启禀太后,于谦此人妖言惑众,扰乱人心。 我看,他指不定就和那也先有什么关系,要乱我大明! 臣请治于谦通敌叛国之罪!将于谦给拿下! 让有司好好审查,看看他到底是哪边的人! 这等危难时刻,需行霹雳手段。 把这等别有用心之辈给清除,如此才能安定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