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己凭空就多出来一个太子妃,这还不叫儿戏? 至于吴襄,也同样是心头猛的一颤。 望向元璋的目光都变了。 真不知道这位扮演太祖高皇帝的人,是陛下从哪里找来的。 这演的可真像! 称呼上面也是真大胆。 喊当今陛下,竟是直接呼喊为由检。 这……他就不怕今后,被皇帝秋后算账吗? 毕竟崇祯皇帝,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有些时候真的算起帐来,连秋后都不用等。 “是,太祖爷。” 在吴襄等人满是震动之中,所等来的,并不是崇祯皇帝的勃然色变。 而是他毕恭毕敬的将这事应下。 看起来,竟是对这位太祖高皇帝直呼其名,以老祖宗的身份对待他的态度,没有丝毫的反感,相反对此甚至于还有些享受。 这让吴襄等人显得惊吓震动的同时,对于这崇祯皇帝的评价,也变得更高了。 当真不能再以之前的眼光,去看他了! 谁能想到,他竟是隐藏的如此之深! 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各种方面的反应,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这……真的还是那个刚愎自用,喜欢胡来的崇祯吗? 平心而论,就算是他们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找一个人来扮做自己的祖宗。 那也绝对做不到如同崇祯这样,毫无破绽。 这一刻,崇祯在吴襄等人心中的地位,那是蹭蹭的上涨。 而崇祯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应了一声,马上就返回御案前,提笔亲自写下,令吴襄之女吴三妹为太子妃的圣旨。 并用了印。 当然,这个时候的圣旨,只能称之为中旨。 想要成为真正的圣旨,还需要经内阁。 这事在之前或许还不好办。 但现在有了朱元璋这个太祖高皇帝在,办起来就容易多了。 内阁首辅魏藻德已经被砍了。 不过除了魏藻德之外,还有另外几位极为阁臣。 且不说能力如何,倒也并非都如魏藻德,李健泰那般的没有节操。 范景文,邱瑜,方岳贡三人,就作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北平城破之时,他们这三位阁臣,都以身殉国。 大明存在两百多年,终究还是有着一些忠臣在的。 虽然他这些人,平日里的工作能力,并不见得有多强,只最终一死报君王。 但能有这份忠贞,这份大义,在很多人做争当三姓家奴的时代,便已经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不可再对他们求全责备。 对于这个时候的一些流程,朱元璋已经是知道。 所以很快就让人把范景文,邱瑜,方岳贡三人给带了过来。 这三人被带到崇祯面前的时候,多少是有些瑟瑟发抖的。 毕竟崇祯皇帝这突然发疯一般的杀伐,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人心了。 崇祯此番疯狂起来,那是真杀啊! 连内阁首辅魏藻德,阁臣李健泰,都是说砍就砍。 朱纯臣这等与国同休的的国公,还有他自己的老丈人,都能说砍就砍了。 这个时候又派人把他们给召集过来,若说他们心里面不忐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是真怕这崇祯皇帝,也会突然间来了兴致,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他们进行抄家砍头。 好在崇祯并没有怎么做。 在他们行了礼后,崇祯向他们引荐了太祖高皇帝。 让他们三人都向太祖高皇帝行了礼之后,崇祯这才对他们三人说出了,朱元璋准备把吴襄之女,定为太子妃的事儿。 这三人一听崇祯所说的话后,一个个都是为之一愣。 反应都是不小。 毕竟这事儿,可是一点都不符合祖制,太坏规矩了! 尤其是在如今这等情况下,吴三桂那边份特殊。 倘若真的让他的妹子,成为了太子妃。 那今后凭借着吴三桂的身份,还有手中的的众多兵马,说不定就会出现一个,大明有史以来最强的外戚! 而且,那好不容易才被压制下去的武将,很有可能会接着抬头。 这自然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当下便有人斟酌着言辞,出声声道:“陛下,这事情……有些不符合祖制……” 其余二人也准备开口附和。 结果不等他把话说完,朱元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什么不符合祖制?咱就在这里站着,这事儿是咱做出来的决定,咱就是大明的老祖宗。 咱说的话就是祖制!” 一句话说出,就将这几人给噎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崇祯心里面也是为之暗爽。 这种被自己祖宗用这话,给噎说不出话的感觉,不光是自己体验到了。 也让自己的几个阁臣体验到了。 至于吴襄则觉得很爽快,这画面看着就让人觉得挺爽。 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怎么想起来了让人扮演太祖高皇帝的招式。 还别说,这种让人假扮祖宗,宣称祖宗显灵的招式。 在这个时候用出来,还真的是能够起到奇效。 见到这三人还想说话,朱元璋声音继续响起。 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咱让由检把你们召过来,不是说让你们来商议这件事的,而是说给你们个通知。 让你们在这上面进行票拟,同意这件事。 这点儿,伱们需要看清楚!” 朱元璋说这话时,虽然说不上是杀气腾腾。 但是属于他大明开国皇帝的霸道,却显露无遗。 虽然并没有刻意的去做什么,但是举手投足之间,这种气势还是很震撼人心的。 配合上他说出来的这话,令得范景文,邱瑜几人都是忍不住心头为之一颤。 这位假扮太祖高皇帝的人,到底是陛下从哪里找出来的? 扮的还真像! 一时之间都让他们神情有些恍惚,以为眼前的这人,还真的是太祖高皇帝显灵了。 听了朱元璋的话,再想想这个时候还正在进行的抄家砍头。 范景文,邱瑜几人对视一眼,也不再多言。 纷纷表示这是一桩好姻缘。 并开始为这事儿补上程序。 崇祯朝内阁阁臣们办事的效率,还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这让崇祯有些目瞪口呆的同时,心中也升起了浓浓的震动和明悟。 原来,当皇帝还能这样做! 原来内阁的这些阁臣们,也可以这样听话。 朱元璋见到几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废话,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了事情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嘛,这才像话。 这些阁老们不用多说什么,只需要皇帝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就行。 需要摆正他们的位置。 只做一个皇帝的传声筒,负责盖章就行。 在朱元璋看来,纸糊三阁老,泥塑泥塑六尚书,用起来才是最舒服。 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内阁模式。 “那这是圣旨,你收好。” 朱元璋把新鲜出炉的圣旨,给了吴襄。 吴襄这个时候,心里面要多吃惊,就有多吃惊。 原本他以为,这件事儿最终只能用中旨。 想要让这些内阁的人同意,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