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有可能,没有人愿意去以死相拼。 但是若真的到了打仗之时,遇到了这种情况。 那也只能是再次豁出命去! 巢湖水师就是干这个的! 专门打硬仗! 韩成听了他们的话后,暗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百战百胜的巢湖水师。 就是不一样! 虽然有着他们的一些傲气,但作战之时,也是真的敢打敢拼。 他们有骄傲的资本!也有这个资格! 当下便道:“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在这种情况下,前去和那陈方两部海寇进行死拼的。 巢湖水师的命也是命。 你们的父兄,乃至于你们,都是大好儿郎! 为我大明立下了多少功勋,又有多少人因此而亡? 他们牺牲于我大明的伟大事业之中。 对于你们,我是心怀着敬意。 到了现在,又怎么可能会再让你们,凭借着血肉之躯,前去用无数的人性命,去弥补这种在战船上的巨大差距?” 韩成的这一番话说出来后,一下子令的,巢湖水师的这几位将领,都是有了不一般的反应。 不少人都是身躯微微一颤,心脏似乎都有被什么东西给击中一样。 眼窝有些发热,鼻子发酸。 望向韩成的目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心里面对韩成的那种,类似于抵触之类的情绪,也在迅速的消退。 他们巢湖水师,这些年立下的功劳也多,受到的委屈也不小。 尤其是他们巢湖水师,最后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德庆侯廖永忠那个被陛下喻为,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人,因为一些事情,丢了性命 连免死铁牌都没有保住命之后,他们巢湖水师就成了后娘养的。 越来越走下坡路了。 甚至于有不少人,看向他们巢湖水师时,都像在看贼一样。 去年太子殿下那边,向他们巢湖水师伸出了手,他们巢湖水师的日子,才变得好过了很多。 现在又听到了,这位如今在皇帝面前,红的发紫的兴国侯所言,心里那要说不感动,不百感交集是不可能的。 但在感动之余,又显得有些奇怪。 从他们所得到的情况来看,皇帝陛下如今是想要快些开海的。 那些大战船,短时间之内,也是真的没有办法迅速造出来。 那这兴国侯所说的办法又是什么? 韩成没有给他们多卖什么关子,当下边便开口道:“水战之上,有两大利器。 除了战船高大之外,还有一个足可以抹平双方差距的东西。 那就是火炮。 陛下那边,已经弄出来了威力超大的红衣大炮。 而且现在,正在往战船上装。 两千料的大海船,一艘能装三十二门火炮!” 闻听韩成这话,这些人为之愣了一下。 朱元璋这边,往船上装火炮的事情,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 到了现在,连他们这些人都还不知。 不过,让他们发愣的并不是这个。 而是说往船上装上的炮的门数。 居然这么多?? 众人一时之间都显得有些呆了。 “兴国侯,这……这也太多了吧? 这……怎么能装得下? 这船首船尾加起来,一般也就装四门炮。 这又怎么能装得了三十二门。” 一片震耳欲聋的沉默之后,廖安国望着梅殷,小心的问出了心中疑惑。 韩成摇头道:“不是装在船首,船尾上。 是装在两侧。 这样的话,就能多装很多门火炮。 这便是陛下今天,让我前来,要给你们说的一些知识。 装上这这些火炮之后,我大明战船,和之前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在作战之时,作战的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不然这些火炮可就白装了。 在此之前,我大明的水师进行作战之时,船上装载的火炮数量太少,只在战斗之中,只能起辅助作用。 最为关键的作战方式,还是要接舷,跳荡。 是也不是?” 几人闻言,纷纷点头。 这点儿韩成这位兴国侯说的一点都没错。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打的不是人,而是火炮。 有坚船,必须得有利炮。 坚船利炮相互配合,那才是相得益彰。 只有坚船,没有利炮,在打仗之时除了冲撞之外,剩下的就还需要接舷,跳荡。 接着用人命去填。 但有了大量火炮后就变得不同,老远的时候,就可以架起大炮轰它娘的! 之前之所以会有大炮后,还要人进行近身搏杀,而不是主要以火炮覆盖为主。 还是因为战船上面,装载的火炮数量有限。 且火炮的威力也有限。 现在则不同了。 现在大明的火炮,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威力上面和之前相比,超越了很多。 除此之外,数量上也有了一个可喜的变化。 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战术,也必须进行调整。 这种以火炮为主,远程打击的战法,和诸位将军们,在此之前所熟悉的那种战法,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所以这才是陛下让我前来,与别诸位将军们说上一说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随着韩成到来之后,说出这些话,作为铺垫,层层递进。 巢湖水师的这些人,心态已经变得很不一样。 面对韩成说这些话时,已经是愿意听了。 韩成道:“以往你们作战时,都是以船头对敌。 现在则不同,今后在海上,遇到敌人之时,需要以侧舷迎敌。 还不仅是一条船侧舷对敌,而是所有参战的船只,都要侧舷对敌。 最好是摆成一字长蛇阵,一艘接着一艘,集中火力,对敌人进用火炮进行覆盖! 把他们打个粉身碎骨! 最大程度的发挥火炮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要抢占上风位,保持一字长蛇阵,和敌人保持‘T’型作战姿态。 在进行作战的过程里,还有其余的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