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匡胤一下子来了精神。 双目之中,像是有光芒在绽放! 这个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来的是太过于突然! 太过于意外! 也太让人为之激动了! 封禅泰山! 古往今来,出现了多少帝王! 可是,能封禅泰山的帝王有几个? 特别少,特别少! 能够多封禅泰山的皇帝,那都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如秦皇,如汉武…… 只要有足够大的功劳,才有资格前去封禅泰山! 甚至于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么一个,做出了足够大功绩的人。 想要封禅泰山,都要犹豫,怕自己功绩不够。 最终没有前去封禅。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封禅泰山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原本,听了韩成和朱元璋他们的讲述之后,他心里面对于自己的后世子孙,都已经绝望了。 只觉得,他们不把事情给干的太差,不要太丢人就已经够不错的了。 哪能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会突然之间,给自己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那畜生的儿子,居然封禅了泰山! 这个惊喜,可真太大了! 在为之惊喜的同时,也不由的有些好奇。 听他们之前所言,好像自己宋朝后面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 自己就是自己大宋,最能拿得出手的皇帝。 怎么现在……又多出来了一个封禅泰山的人? 欣喜,茫然不解等诸多的情绪,出现在了他的心头。 让他一时之间,思绪万千。 都有些闹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看看赵匡胤的反应,再来看看韩成。 在韩成说出来的话一瞬间,就想起了之前韩成给自己说朱瞻基是六边形战士,朱祁镇是大明战神时的事儿。 自己那个时候的反应和心情,赵匡胤比起来,那简直是如出一辙。 果然,给赵匡胤讲述过大宋所发生的那些事儿,还是要让这小子来说比较好。 这小子特别的会挖坑。 特别的会反话正说,给人带来惊喜。 没看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显然都已经是入坑了。 被这混账小子给忽悠到了吗? 赵匡胤的心情,特别的复杂。 听他们二人之前所言,自己宋朝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把幽云十六州给收回来。 那他还有什么理由,前去封禅泰山? 这事儿有些矛盾啊! 如此想着,随后又有一些别的想法,浮现在了心头。 应该是他在别的地方,做出来了极大的成就。 足够比得上收复幽云,达到可以封禅的程度! 也不是不可能! 当下,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准备接下来好好的听一听宋真宗、他的这个侄子,到底都干出来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让祖宗脸上有光的事,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因病驾崩。 当赵光义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文士潘阆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 李皇后也有此倾向,却又动摇不定。 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 吕端察觉到不寻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二个字。 派亲随催促赵恒进宫。 然后将王继恩软禁于诏书阁,自己则入宫与李皇后进行了一番论争。 迫使其同意立赵恒为帝。 是为真宗。 但吕端并不完全放心。 因而在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时,他却平立殿下不拜,请求卷帘,自己升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方才降阶。 率群臣拜呼万岁。 由于吕端的措施恰当,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宫庭变故。 次年,赵恒改年号为咸平。” 这吕端,倒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 为人有勇有谋。 如果不是他,一个弄不好,大宋的皇位继承,就要再次流血,充满了各种的厮杀。 一场宫廷政就所难免。 而自己大宋的一代英主,也会因此而坐不上皇位。 可当真是凭借一己之力,替大宋挽回了诸多的损失。 不仅仅是赵匡胤心中如此想,朱元璋朱标等人心里面,也是相似的想法。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一句曾经看过的话,从韩成口中脱口而出。 这话说出之后,几人都是不由的眼前为之一亮。 只觉得这话说的甚是精妙。 鞭辟入里。 “妙言!” “妙言!” 赵匡胤忍不住拍手称赞。 “韩小友果然妙语连珠。” 这个时候,赵匡胤在知道了自己大宋,后面的皇帝出现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英主,心情都好了不少。 都有心情在这里夸赞起韩成了。 韩成闻言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而是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说的。 我不过是将之复述出来罢了。” 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 朱元璋还有朱标闻言一愣,都显得有些好奇。 不知道这位老人家是谁。 这话他们是没有听过的。 十有八九就是韩成所生活的后世之时,有识之士说出来的。 留意到韩成在说起这些时,那满心的尊敬,追忆,与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怀念。 能够知道,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倒也不好多问。 而韩成这个时候,心里面则升起了很多的想法。 只觉得这宋真宗人的命,是真特别的好。 简直是一路躺赢。 本来这皇位,和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要传到赵匡胤那一系。 结果,他爹搞了个烛光斧影,硬生生的把皇位抢到了手里面。 然后,他爹又杀这个,杀那个。 确保皇位,能够他这一支流传下去。 原本那皇位是他大哥赵元佐的。 这是一个还挺有能力的人。 而且,也很受赵光义的信任。 后面出了事儿,被刺激的发了疯。 皇位落到他二哥身上。 结果他这很有能力的二哥,又突然间人没了。 在赵光义在皇位该由谁继承这件事上,犹豫不决时,又冒出来了个寇准。 帮他一局定乾坤。 虽然在这事上,寇准说话一直非常圆滑。 且一个劲的去强调转,后宫选继承人之时,皇帝应该乾纲独断。 不应该让其他人插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