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着实是受之有愧。 老朽愿意再次上登船,和众人一起航行。 再尽一点绵薄之力。 不然的话,就老朽立下的那点安徽不足道的功劳。 真当配不上陛下给的好处与荣耀。” 汪大渊感情真挚的对着韩成说道。 韩成闻言,又是感动又是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老人家,您谦虚了! 您的心情我能理解。 但是……但是海上真的是危险重重。 您是经常在海上走的人,自然清楚这里面的凶险。 老人家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不是太乐观。 不如先好好的静养静养,等到身体养好了,今后再出去也不迟。” 韩成对他进行劝诫。 汪大渊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侯爷好意,老朽心领了。 只是老朽的身体,老朽自己知道。 年龄到了,再休养也就是这个样子。 只怕反而会越修养越差越差。 反倒不如如同现在这样,趁着还有着一些力气。 有着一口气儿。 到外面去接着做事儿。 也比在家里面等死强。 而且此番出去,也不需要走路什么的。 都是坐船。 不费力气。 至于说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死在了途中。 那就死在途中好了。 我这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来自于航海。 就算是死在这上面,也是死得其所,心甘情愿。 就像是当兵打仗的,在战场上去世,是相同的道理。 这次我前去,是准备好了棺椁。 也带上一些家乡的泥土。 真的在路上没了,那就先让人把我装在棺材里。 周围裹上家乡的泥土,这也算是入土为安。 等回来后,再将我安葬也就是了。 如此就算是死,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听到汪大渊说出的这一番话,韩成能够明显的觉察到,汪大渊并不是在这里说笑而已。 他是认真的。 看着他那殷切而又坚定的目标。 韩成沉吟了一下后,终究还是没有忍心拒绝。 这个世上总是有一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甚至不惜自己生命的人。 汪大渊便是一个这样的人。 值得人敬佩。 “老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我就禀告父皇,请父皇同意你去。 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你可一定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安然归来。 如今咱们大明这边,很缺乏远洋航行的人才。 像汪先生您这样的人,是特别稀少的。 还指望你多多的给咱们大明,带出一些航海的好苗子呢!” 汪大渊闻言,咧着少了好几颗牙齿的嘴笑了。 “老朽一定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多为咱大明做一些贡献。” 说着又道:“不过,说起这航海的好苗子。 郑和这小子,绝对是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苗子。 我已经对他倾囊相授了。 他学的非常的快,也特别的认真。 今后有他在,大明这边的航海肯定不用太担心……” 当天韩成将这事情说给了朱元璋听。 朱元璋闻言,心里面也是升起了诸多的感触。 看看汪大渊的这个行径,再想想自己大明,那些只觉得功成名就,可以好好的享受享受,不满于朝廷所给予他们的富贵,还在那里贪赃枉法的勋贵。 心里面,顿时就生起了更多的想法。 和汪大渊相比,那些人是真不是个东西! 差太远了! …… 三日之后,京师这边,还有最后的一些物资,正往大船上送。 汪大渊,郑和一行人来到了这里。 汪大渊真的是随身带了一口棺材。 还带了不少的泥土…… 当天下午,浩浩荡荡的船队,扬帆远航顺流而下。 最终消失在茫茫天际之中,不见了踪影。 带着新的希望,开始了新的航行…… 朱元璋的心情显得特别的不错。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土豆玉米红薯等诸多的事情,以及汪大渊等人再次起航。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事情。 又有一个新的好消息传了过来。 这好消息,是从东宫那边传来的。 说是太子侧妃有了身孕!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朱元璋那叫一个开怀。 他很清楚之前吕氏那个毒妇,所干出的那一系列的事情。 对于自己家标儿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纳了侧妃之后,情感有了一个寄托。 心里没那么苦了。 这个时候,侧妃再有了身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