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该死的傻气。 他好像有那么一瞬间理解,为什么伍霍能成为全队唯一的那个,顶着兴奋剂舆论风波的压力走到最后,成功为全队争取到清白的人了。 他把检讨按照原来的折痕折好,随手翻开伍霍写检讨初稿的本子,打算往里面夹。 不能再看了! 再看他的坏水都要被打劫一空了! 随手翻开的那页工工整整地贴了份剪裁过的报纸,可能正是比较厚才容易翻到这页。 冬烈不可避免的看到了,这是一张老报纸。 老报纸贴在中间,最上面的空白区域里,用黑色钢笔摘抄着: 1908年,报刊上登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时候华国才能派人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华国人才有一枚自己的奥运金牌?什么时候华国才能举办一届自己的奥运会?[1] 后两个问题里,他还在奥运两个字旁边,打上括号写着(冬奥) 这手钢笔字不算好,只是工整,但明显能看出下笔力气越写越大,字迹越来越深刻。 而下面贴着的那张老报纸,就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那是一份报道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华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报道。 “你这是?” 冬烈不小心翻到这页,都不好意思把检讨往这页里面夹。 这页不前不后的,怎么看这种类似理想追求的东西,都该放在封面,或者第一页才对。 伍霍把检讨接过去,“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比赛,回来之后写的日记。” 好家伙! 不愧是你,写个日记都这么红专正。 冬烈随口打趣:“这日记是说想拿个金牌?” 他准备等伍霍接一句“是啊”就趁机结束这个话题,把打劫他肚子里坏水的笔记本和检讨,赶紧物归原主! 伍霍摇摇头。 冬烈:? 那比赛完回来写这个日记,还能想干嘛?总不能想一个人实现“华国举办一届奥运”的愿望吧? 伍霍笑笑道:“不怕你笑话,我第一次外赛记忆最深刻的,其实不是成绩。” 然后他逐渐笑容收敛, “我当时只感觉差距太大了。不知道该怎么跟你描述那种眼神,让人一下想起学校教的那些屈辱的历史。你会下意识觉得该挺起胸膛,可还是时不时会被那种差距震慑住。” 他甚至觉得自己可恨的怯懦,“回来后我就在想,我们再难也不会有建国前难,刘长春前辈当时又是什么样的心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