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苏柒窒息前,顾城依依不舍的松开她。 大手温柔的她的耳廓轻抚。 顾城沙哑叮嘱:“在这里乖乖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 苏柒红着眼点头。 “记得要每天定时给我打电话报平安!” “山里没有信号!” “那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好!” “不许受伤!” 顾城低笑:“好!” 最后在苏柒担忧的目光中。 顾城踏上了危险的无人区。 可可西里白天和晚上不是同一难度,公路和非公路不是同一难度。 危险与美丽往往是成正比的,无人区并不代表没有生机。 隆冬时节的可可西里,比夏日更加苍凉壮阔。 水晶状的冰川、晶莹剔透的植物、雪白的冰山,以及各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高原精灵。 看着这些绝美的原生态景致。 顾城脑海里浮现的,是可可西里的纪录片以及相关电影。 1985年后盗猎者大肆捕杀藏羚羊,以满足欧美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短短几年时间,藏羚羊从100万只锐减至1万。 可悲的是,甚至有许多的当地民众将藏羚羊绒缝在衣服里偷偷运出去。 只要市场还有需求,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杀戮。 不从源头解决问题,这条产业链就不可能会中断。 “你见过那些嗑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很脏,但他们的心是干净的。” —这句话直抵人心! 在电影里,顾城看到了有无信仰的人生区别。 一个人可以守着一间屋在茫茫荒野冒死守3年,同伴一个个被杀害依然坚守。 每次出发前的拥抱与亲吻,都可能就是最后一次。 他们人不够、钱不够、枪不够,即使螳臂挡车但眼神依旧坦然坚定,因为他们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 或者说与他们保护藏羚羊的信仰相比,死亡并不算什么。 而另一群没有信仰的盗猎者,为了金钱利益,不仅走私偷盗,甚至可以杀人不眨眼! 在这些丧心病狂的人眼中,杀一个人跟杀一头羊并没有区别! 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却远远不如现实残酷。 顾城记得片尾:一年后华夏可可西里建立自然保护机构,愿这里再也没有巡山队。 好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当年的偷猎者陆续投案自首了。 而顾城他们这次去的,是位于坨坨河的巡山观察站。 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观察站的环境比顾城想的还要简陋,只有干净整洁的一顶帐篷,里面除了床什么都没有。 给顾城最强烈的感觉是“空”和“冷”,进到里面后,潮气和寒气更是直逼骨髓。 顾城无法想象,在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的可可西里,这样的条件该怎么住人。 留守的是一个藏族本地人。 巡山队的队长高伟,已经带着队员出去巡视了。 最后节目组在野鸭湖附近,总算见到了这群勇敢又可爱的人。 他们当时正在收拾垃圾。 高伟是转业的退伍军人,性情刚硬且热爱生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