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谋士,谋士,轿夫,管家,这些人的工夫,总不能全落在咱们身上。让一让! 他们要当官员,又不是要请幕僚!” 朱雄英瞠目结舌:敢情这位爷爷早就已经知晓! 当轿子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年近七旬的宋纳,却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田少,我……我该如何挥霍?” “喝酒?” “出发!” 他是个很有道德的人,即使是朱元璋也很欣赏他的性格。 京中的官员虽然穷,但也不是没有门道,大不了就是在客栈里做个对联,赚个盆满钵满。 他又不是穷人,穷人怎么可能读书做官! 宋讷的家乡,在河南的滑县,有二十多块田地,也算得上是富户了,但是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她从来没有收过自己的银子和粮食。 他在京里赚到的钱,大部分都分给了那些穷人家的读书人,让他们做学问,看到那些穷困潦倒的平民,他就会伸出援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最重要的是,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并不容易。 “姐姐!” “姐” “可是我们都快被活活的饿死了,我们什么都没有!” 朱元璋刚走到昆宁宫门口,就大声地嚷了一句。 说完,他一指朱铭: “你母亲一定是在准备食物,你去拿一份奏章,我要在昆宁殿看一看。” “是” 朱标刚说完,一旁的马王妃就走了过来。 “大呼小叫的,二里地外都能听到,别惊动云扇!” "什么?怎么还没睡觉?”朱元璋虽然很疑惑,不过声音却压得很小。 “姐,你有所不知,我们今天可是要参观国子监的,里面可是有好几百名学子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马王妃面前,趾高气扬,活脱脱一个毛毛躁躁的少年。 “大明的文武百官,有一半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他们都是皇帝的学生” 朱雄英被逗乐了,只有在太后面前,他才会表现的这么幼稚,他不过是出去了一天而已,却是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朱元璋又不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对对对,陛下的学生多好!” 马皇后应了一声,将留给爷爷的饭菜放在桌子上: “我跟大孙一起用的,都是温温的!” 陆小凤道:"你爱吃什么?" 一箱蔬菜,一块腊肉,一碗羊肉汤,还有几个菜。 这时,朱标拿着一份文件,从洪武十年到现在,因为父亲不在,文件都是由朱标亲自批阅,然后交给父亲过目。 这份由他亲自批阅的奏章,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被他摆在了最前面。 "父皇"一字一句地说道。 “好!”朱元璋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提着一份香喷喷的奏章。 “什么?这个儿媳,也太厉害了吧!为什么要让她呼吸?” “呸呸呸,你的身体里都是蛆虫,多难闻啊!” 朱元璋神色不变,一边吃着饭盒,一边喃喃自语道: “给你!” “免去他们一户的差事,赏金银二十元,还有一套衣服!” 朱标、朱雄英两人面面相觑,沉默了许久。 “是,陛下!” “我靠,我终于来了,真是难得啊!” 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老僧人,正在北平的城门前,对着上面的“北平”三个大字,破口大骂。 他本是浙江长州人,祖上住在江南,忽然间到了边疆,甚是不习惯干燥寒冷的天气。 他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脸: “将那瓶水拿来” 身后,一个年轻的僧人惊恐的望着他,从他杀了两个军士开始,他就是这样的表情。 从应天殿到如今,他已经逃走了数十次,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成功,或许这老僧就算是睡着了,也会闭上眼睛。 眼看着那老僧将一罐清水倒入关防路引之上,任由那一张张纸张被流水冲刷,那名年轻僧人再也按耐不住: “这...这是怎么回事?” "哎!"那老僧却已是司空见惯,叹息道: "这官玺和我亲手所铸的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条路引,也就是用来忽悠忽悠太平府的官员。" "可是北平府是一座战火纷飞的军镇,想要混入其中的奸细,却是数不胜数,盘查极为严格。" “这张路引绝对骗不了人” 年轻僧人一头雾水: “所以你可以用水来蒙混过关?” “骗不了你!”说完,不顾年轻僧人的怒目而视,嘴角勾起了一丝玩味的微笑。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想要见的人。” “燕大人?” “不错!” “不行!”这个小和尚已经发狂,他要杀人,要假关防路引,他要自杀,他要被衙门抓住,他也要被处决,而且,他为什么要见你? “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富贵险中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