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看他们顺眼,不如让他们进来聊聊。” 朱标想了想,对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意思,大明那么大,读书人那么多,总会有机会往上爬的。 不过,他也不愿意拒绝朱雄英的提议,如果能磨练一下自己的孩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错,你说的没错,你的确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若心地不错,我也愿意提携你。" 他又是一声叹息。 “大明朝廷,官员实在不多啊!” 说着,他对着傅让使了个眼色,让他们来见自己。 听到傅让的建议,两名书生,一名相貌苍白,留着几缕胡渣的书生颇为心动,而另一名留着络腮胡子的书生,却是一脸的不感兴趣。 正是之前说要做一代明君的那位,却在傅让的劝说下,勉勉强强的来到了这里。 朱标为人还算不错,大概也被这少年说出的往事触动了心弦,他对这位不太愿意的书生颇感兴趣。 “你说你是正人君子,为什么不能吃饭?” “俗话说的好,大公不义,大公不义!” 闻言,书生的脸色才缓和了一些,道了一句歉。 “是我唐突了” 聊了一会儿,朱标、朱雄英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从江西临安郡来的读书人,这次来京城,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老师拜年,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老师做铺垫。 两个人被江西的景色吸引,在这里多呆了两天,虽然路费已经不多了,但是两个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想怎么吃喝玩乐就怎么玩。 留着几缕胡茬的是金幼孜,留着几缕胡茬的是练子宁。 朱雄英听得一头雾水,这个练子宁,听起来好眼熟,“啊!” 朱雄英心中一凛,这不是当初在靖难四伯面前,指责他图谋不轨的人么,练子宁? 四叔说他要学周公,他就被砍掉了自己的舌头,然后用手指沾了点鲜红的血液,在上面刻下了“王安在”两个字! 一家老小,尽忠职守! 这么一想,朱雄英也就不追究了,目光也变得温柔起来。 如今有自己在大明,四叔纵然想要造反,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至于那些投靠了四叔公的大臣,孟奇可以不在意,但绝对不会在意那些忠心耿耿的人! 至于他身边的大臣,应该是他最宠爱的大臣。 与之相比,他的仕途却是一帆风顺,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混到了礼部大臣,又混到了文武殿堂的大学士。 见练子宁神色凝重,朱标对朱雄英使了个眼色,然后将一块鱼放到练子宁的碗里: 旁边的傅让一脸的羡慕嫉妒恨:这要说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堂堂一个少主竟然要给自己盛饭... 但练子宁并不知道朱标的身份,所以他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从小就被一个正宗的儒门弟子教导,一直秉承着“贫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信条,哪怕是脑袋被砍下来,也要有节操。 如果不是傅让之前的那番话,他又何必如此死缠烂打。 而且从他们的衣着和神态来看,都是富贵之人,就算不是朝廷里的官员,也应该是王公贵族。 本想着与他们格格不入,以后也别想再有任何接触。最关键的是,他们都等了那么长时间了,眼前的两个男人,竟然连一句话都没说 宁凡被问到,却连名字都没有报上,这让宁凡很是不爽。 虽说,他并不认为,这三个人,有必要跟他说一声吗? 于是他嘿嘿一笑,显得很随意: "美食何益?陈酿的豆腐干怎么了?” "比起鱼汤,我更喜欢吃豆豉。" 练子宁虽然心里有些不爽,却也没有失态,起身行礼道: “告辞!” “误会!“子宁兄,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子宁兄?” 金友芝在练子宁离开后,便起身喊了一句。 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头,对着朱标几人挤出一丝笑容,告罪道: “子宁兄……他就是这样的性子!” 金幼孜自幼受到奶奶的熏陶,也算是个明白人。 对佛教也有很深入的了解,其中有一句话,就是所谓的“酒与肉,都是从他的肚子里流出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些无耻的儒者! 这两日一直在做豆腐花,让他胃口大开,家里的下人还没有来,他一看到朱标那一桌的饭菜,就忍不住想要尝一尝。 对于朱标等人的反应,张小强并没有放在心上,就在张小强想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张小强的朋友突然消失了!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食物,然后尴尬的对朱标说道:“我真的很没礼貌!” 朱标笑了笑,耸了耸肩,做了个请的手势。 他也不客气,抓起一大把一大把的蛇汤往自己的盘子里塞,然后往嘴里塞了一半的大龙虾,就朝着练子宁的方向跑了过去。 “呵呵呵。”朱标大笑起来。 “这家伙……真是个好东西!” 傅让撇了撇唇,他从小在军中长大,在沙场上混得风生水起,自然不喜欢那些读书人,也不喜欢他们。 方才练子宁扬言要做一名忠诚的武者,他也是听得清清楚楚,险些被逗乐。 “什么狗屁的忠诚,就你这眼光,居然能把皇子给骗过去,难怪你三十多了,还能中举人!” “拿去”朱标见朱雄英沉吟不语,这才回头对傅让说道。 “给我泡杯茶!” “你怎么看他们两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