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别担心,这些钱都是我们出的,我们出!” 陆小凤道:"我一定没有料到,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居然会是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一群人都是喜极而泣,纷纷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朱元璋返回勤政殿后,想了想,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不过是吃了一顿素斋,他们就当我是菩萨了 他转过身来,对朱标说道: "阿泰,你觉得呢?" 父亲朱棣想了想道: “大明两年前就开始推行里长和里长了,都是地方上的达官贵人担任的。” “现在...我们只是在试探,说不定会有一些恶人冒出来。” “别开玩笑了!”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这不是我们要说的话!” “……”朱标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父亲的脸色,故作不知:“按照法律处理!” 朱元璋见朱标还在装傻充愣,有些失望的瞪了他一眼: “我就不让那几个疯子来教训你了!” “给我将李制带回京城。 “凌迟之……” “在他没有被砍成三次之前,我不会杀他的!” “也要昭告整个世界,让所有想要作恶的人都知道,他们以后会有这样的结局!” 朱雄英在旁边听到这句话,不寒而栗:凌迟啊,这是亘古以来最残忍的酷刑。而且听他的语气,也没有半点生气,很平静。 看起来,他的所作所为,在皇上眼中,就是要被凌迟处死的。 那位"父皇",还在极力劝说: “平民有错,杀了就杀了,你又何苦……” 朱标再次停手: "再说了,大明也是有法律的。 他径直来到朱元璋身边,蹲在他身边,开始为他揉脚,随后看向朱雄英,用眼神指了指朱元璋的另外一只脚,继续说道: “你为大明所作的一切,我都看不下去了...” 朱雄英很乖巧的走过去,给朱元璋另外一只脚按|摩着。 "嗯"朱元璋嘴巴上虽然不客气,可是他的身子还是很老实的,感受着子孙们的服侍,他那僵硬地身子也渐渐放松了。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伸手在朱雄英的肩膀上拍了几下。 “就是因为我要维护我的名誉,所以我今天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朱雄英一头雾水,为什么开国之君的脑回路,都是如此的清晰?他忍不住问了一句: "什么?为什么?” “呵呵!”朱元璋伸手揉了揉朱雄英的脸蛋,有朱雄英在,他的忍耐力就强了许多。 “大孙子,我们推行里甲制度还不到两年,竟然就有人违反了我们制定的法律,如果我们不严惩,他们会不会更加肆无忌惮,对我们更加不敬?” “要不要多杀人?那样的话,就真的是丢尽了脸面!” 说完,他还期待地望向了朱雄英。 “对不对,大孙?” 对于子孙,朱元璋有一种很复杂的心态。 身为大明的继承者,他自然是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能够心地善良,能够受到朝廷的拥护,能够过上和平的生活。 这样才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残酷的手段,斩草除根,免得被那些刁民和奸佞蒙蔽了双眼。 见朱元璋、朱标两人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朱雄英心里暗暗叫苦:父亲要严厉,父亲要宽容,祖父也要不满,怎么说都要把人给惹毛了。 思来想去,朱雄英也只好换一种方式: “陛下,惩罚他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陛下心中牵挂着九州万方,岂能让一个连臣子都不如的人给陛下添麻烦?” "我认为,这样的情况,我们和朝堂都应该想一想,怎么才能避免第二次这样的情况出现 朱元璋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义正言辞的望向朱标。 “看到没有,我们的孙子也同意将他千刀万剐,二比一,你败了!” “什么?”朱标一脸的莫名其妙,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同意被处死了? “父亲……雄英……什么时候同意了?” 朱元璋扬起了一条长眉,理直气壮地说道: “我们的孙子说只是一件事,难道不应该由我们来决定吗?” “凌迟这种小事,我们身为皇帝,还不能决定吗?” 不等朱标拒绝,他就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 “你说,这件事怎么解决?” "哦,朱雄英也是,这件衣服是我父亲最喜欢做的。 他想了想,恭维道: “皇上的里甲制度,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政府的腐败,而且还可以减少对官员的剥削。" "就因为这几个王八蛋亵渎了您的仁慈 朱元璋在一旁认真的聆听着,忍不住点头,恶狠狠地说道: “是啊,我们的好运气都白费了!” “要不然……”朱雄英想了想: “要不,你下令,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司马大人,都要到京城来见皇上?” “到了那个时候,以你那一双慧眼识珠的眼睛,根本就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人背叛了我们!” "呵呵"朱元璋听了这话,得意的哈哈大笑了起来,显得很是老实,“这是自然!我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二,他们都是底层的平民,肯定吃尽了苦头,他们的才学或许不如官场上的才子,可是他们的治国之道,却绝对不会弱!” “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人选,皇上还可以给他封个好差事,那样的话,我大明就多了一个中坚力量了!” 朱雄英拍了拍朱元璋的胳膊,一脸崇拜的道: “第三,就是那些平民而言,他们能入京,见到皇上的祖父,那是他们八代人的造化,皇上赐下如此大的恩,他们必然会欣喜若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