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遂又解释说:“阿母闲在宫里,数年难得出去一次,这次要举行祭典,阿母难得找些事来做。” 赵淮中恍然,姜姞是在努力做好大秦王后的本分,她过去听女官讲述祭典过程不是重点,哄赵姬高兴才是目的。 姜姞说完便在环佩叮当声中,裙裾飞扬的带着随身女侍,往章台宫去了。 赵淮中砸吧了一下嘴,有种得妻如此美滋滋的感慨。 咸阳宫的书房。 下午的时间,吕不韦和韩非走了进来,和赵淮中商谈国事。 吕不韦,李斯,韩非,尉缭等人,近期接连制定了秦统一天下后,诸多当行,应行之事。 包括逐步废除分封制,在各地增设郡县。 郡县制度以前数年,已在秦推行,但并未普及。 各地状况不一。 郡县制的好处,是能够初步打破血缘关系的宗法封建制,进一步巩固王权,对选拔人才,数年来一直在尝试推行的科举,也有补充和推动作用。 此外,秦将在接下来一个时期,完成货币和度量衡,文字的统一。 还有迁徙六国的富民和平民,以防止六国贵族遗存的力量,在各地搞小动作。 包括对部分六国残留的人或囚徒,进行“迁虏”,做开矿、开盐井,开渠等苦役。 这些举措,都是最适合当下的方式,可以减少社会动荡。有些赵淮中知道的后世制度很好,但不一定适合这个时代。 另外还要修筑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一项不输郑国渠的庞大水利工程。 其位于后世的广西壮族境内,将海洋河与大溶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灵渠的修建,可以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构成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体系,进一步强秦富秦。 最重要的是,西南之地,之所以百族杂居,不愿归降,就是因为特殊的地势。 虽然有仙魔之力,出入会简单许多,但道路险阻,形成了天然的割裂区域。所以自古西南之地反反复复,征讨不便,降了又反的情况屡有发生。 然而灵渠修建后就不一样了,有利于西南的长治久安。 修筑灵渠,互通贸易,可以让西南逐步汉化,最终彻底融入中土,成为顺民。 历史上,自秦以来,灵渠的修建,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些议案送到赵淮中手上,得其允准,便会开始实施。 另外一些则将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逐步推行。 多日转瞬。 六月初的午后,空气里带着丝丝暖意。 赵淮中批复过奏卷,随口询问过来汇报事情的范青舟:“太子丹逃到辽东后,近况怎么样了?” “燕人残部进入辽东之后和周边部族时有纷争,太子丹想开拓疆土,积蓄力量的意图很明显。” 范青舟道:“其去到辽东后的所为,一如当初大王预料。” 赵淮中略作沉吟,当前大秦已完成了第一个阶段该做的事,就是定鼎中原。 接下来他打算展开一系列安排。 雄霸中土……显然不够,只能算是起步。 中土依然会往外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则要依据个人修行为基础,来一步步涉及阴间和仙界之争。 自古人皇便和地皇,天皇并列。 赵淮中的野心,是想将人皇的权柄扩张到极致,真正的千古一帝,开万古之未有,会是什么样?! ———— 不远处的咸阳偏殿。 下属的吏员给吕不韦送来一份信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