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挛鞮赫达! 每次匈奴人来,几乎都有挛鞮赫达这位匈奴大将的身影。 多年来,挛鞮赫达南下劫掠,间接,直接杀戮的赵人至少有二十九万三千人以上,这是以往赵人每年统计匈奴劫掠造成的损失,从而记录下来的数字。 李牧记得清清楚楚,从未忘记过,也不敢忘! 这是中土和草原游牧部族间,最深刻的仇恨! 一百丈! 匈奴骑兵已经冲进百丈内,他们脸上狰狞的杀气逐渐清晰。 随着距离接近,匈奴兵此前分散的阵列,开始逐渐收拢。 他们在蓄力冲锋,准备冲击秦军军阵。 八十丈……七十五丈……七十丈! 六十丈! 这个距离,几乎就要过了秦军弓弩最佳的射袭距离。 所有匈奴兵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眼睛狠盯着秦军阵列,凶光四射。 然而,秦军仍然没有动静,伫立如山。 就在匈奴人心生疑惑的时候,秦军后阵的鼓声忽然变得又急又密,宛若雨打芭蕉。 咚!咚咚! 低沉的鼓声越来越响,震耳欲聋。 是李牧在亲自敲击夔牛鼓! 咚! 随着鼓声,秦军的气势瞬间就起来了,一股杀气弥漫,竟然交织呈现出血色。 秦军不败,多年战阵厮杀以养成的血色军魂! 咚! 李牧的声音,震动战场:“众将勇,杀!” “杀!杀杀!” “护我大秦,横扫六合!” 十万秦军同声呼喝,声音犹如霹雳,震动苍穹。 这声音甚至盖过了夔牛鼓! 同一刻,秦军的盾牌阵列上方,每两张盾牌相接的下凹位置,探出一根黑洞洞的铜管,宛若炮口。 这是赵淮中在物造部看见过的转轮弩,加持阵列矩阵后,形成了这个年代的弩箭‘加特林’。 每两个盾牌间一个转轮弩,横向延伸,宛若蜂巢般密密麻麻的弩口,对准了匈奴骑兵。 五十丈! 咚! 李牧全力敲击夔牛鼓,整个战场的地皮都在颤动。 “放!” 他狂喝道。 嗤~嗤嗤~嗤嗤嗤! 转轮弩后方的箭匣,在士兵疯狂摇动握杆的操控下,短短的时间内,倾泻出整个箭匣的箭矢。 五十丈的距离,对匈奴骑兵来说,是地狱。 五十丈,在第一轮弩箭射出去后,前排的匈奴骑兵人仰马翻,队列完全混乱,鲜血飞溅,惨叫声不绝于耳。 骑兵在摔倒以后,彼此牵绊,冲锋的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要知道秦军动用转轮弩的同时,以往的弩箭袭射,并未放弃。 也就是说,在转轮弩齐射的同时,秦军还有弩箭兵,在同步释放箭矢。 天空中,箭矢的密集程度,难以形容。 就像暴雨突然从空中洒落,劈头盖脸。 完全没有躲避的空间,因为箭矢太密集了。 匈奴各部齐声狂吼,展开各种力量进行抵御。 但转轮弩祭刻起源秘文后爆发的威力……这一轮箭雨,匈奴骑兵悍然冲锋的气势,被拦腰斩断。 匈奴兵的战马,战士成排栽倒,混乱不堪。 有匈奴兵在密集的箭雨覆盖下,血肉横飞,整个人被箭矢完全扎透,没有一寸肌肤完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