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步履翩跹,罗袜生尘,不外如是!” 谢广福正忙着往改造后的马车厢里摆放垫屁股的长软垫,李月兰则一边笑着看几个年轻人互相吹捧,一边整理竹篮里带去慈云观的“清供”。 她带的清供都是些常见的时令水果,别家有条件的还会亲手蒸些槐花糕、绿豆糕带着去。 这些清供在祭拜完后是可以拿回来自己吃的,桃源村的后山倒是也有几十棵槐树,但槐花早就被手脚更快的婶子媳妇们打去蒸糕了,李月兰只好蒸了拿手的绿豆糕。 “反正都是自己吃,绿豆糕也挺好。”她心想。 看他们彩虹屁吹上了天,李月兰忍不住笑着啰嗦叮嘱:“你们几个,去了娘娘神像前,记住规矩,不能用手指着神像,也不要把屁股对着神龛。还有......” 她拿出几个小布袋,挨个分发:“我给你们准备了点‘零花钱’,一人一份。路上看到喜欢的、新奇的小玩意儿,自己买。但也不能大手大脚全花光了哈,身上好歹留几文钱,到时候点完香捐点功德,别闹了笑话……” 这絮絮叨叨的叮嘱,带着寻常人家娘亲对孩子特有的关切与不放心,像一股温热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涌入了五位皇子的心田。 他们贵为皇子,自小金尊玉贵,何曾缺过银钱? 内务府按时按份例拨给,数额巨大,加上各自母妃的银钱补贴,他们以前花银子也没有特别的感觉。 贴身乳母嬷嬷们伺候得精心,却从不敢、也不会用这种带着烟火气的语气,叮嘱他们“别乱花钱”、“别闹了笑话”。 这种被当成寻常晚辈、自家孩子一样“唠叨”的感觉……好奇妙。 心里头甜滋滋、暖烘烘的,仿佛他们真的就是谢秋芝的亲哥哥,是李月兰的亲侄子、亲儿子一般。 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属于“家”的温暖和归属感,将他们轻轻包裹。 李大宸捏着那个橘红色的小布袋,觉得它比任何金元宝都沉甸甸的,他喉头有些发紧,赶紧低下头,掩饰微微泛红的眼眶。 李双昊心里也是酸涩又柔软,第一次觉得,被人管着、被人念叨着,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他记得以前,他的皇后娘亲似乎从没有这般限制他和四弟花银子,但是他喜欢这种被“唠叨省钱”的感觉。 其他几人也是接过零钱袋子低下了头,那表情很奇怪,想哭,又想笑,别扭极了。 谢秋芝拿到钱袋子开心地扑过去,给了李月兰一个大大的拥抱,声音甜得像蜜:“谢谢娘!你最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