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桃源村各项建设如火如荼、稳步推进的时候,隔壁的桃溪村也不甘人后,在里正赵老七那带着几分急眼的鞭策下,竟也硬生生折腾出了一番新气象。 一个月前,村里的汉子们大多都去了桃源村“打工”换农具。 这趟出门,不仅带回了急需的翻地家伙事,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动力。 大家伙好歹是动起来了,憋着一股劲,要把落下的农活都给补上。 特别是田大力、栓子那七个最早去谢广福家干活的汉子,他们带回来的那几件“神兵利器”,简直在桃溪村引起了轰动! 因为谢广福大气,没限定归还日期,这几件农具就成了村里最紧俏的“共享资源”。 田大力家的锄头刚用完,他堂叔就扛走了,栓子家的铁锹还没在手里焐热乎,隔壁邻居就赔着笑脸借去了。 但凡关系还过得去的,全都伸长了脖子盯着那几件农具的流向,一个个用了之后都啧啧称奇: “哎呦喂!大力哥借回来的这锄头,刨地跟切豆腐似的,轻快还不震手!” “栓子这借的铁锹才叫好呢!一锹下去顶俺那破铁片三下!” “广福家这农具,真是这个!”说话的人翘起大拇指,“种田挖地的神兵利器啊!咱啥时候也能用上这等好家伙事!” 赵老七看着那几件在村里来回流转、仿佛带着魔力的农具,再看看那些因为用了好工具而效率大增的田地,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他每天背着手在村里转悠,看到谁家动作慢了,或者谁闲着蹲墙根,就忍不住扯着嗓子开涮,那架势,真恨不得手里有根鞭子,像抽陀螺一样把全村人都抽得飞快旋转起来。 “嘿!张山!瞅啥呢瞅!地里草长得比你儿子都高了,还不赶紧去锄!等着我请你吃席啊?” “李拐家的!你家那地翻完了吗?就在这唠嗑?人桃源村的地都黑油油的了,你家还黄拉拉一片,好意思吗?” “毛五!说你呢!别躲!带着你家那半大小子,一起去地里拔草去!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光吃不长力气咋行?” 一时间,桃溪村陷入了一种奇怪又积极的氛围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