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谢广福笑着给两个孩子又各夹了一筷子菜,“吃饭,吃饭!明天开始,咱们全家都为了各自的目标,加油!” 十二月寒冬,就在砖厂试窑的紧张、木炭生意的火爆、伙计培训的忙碌、谢锋刺激的外派任务、以及谢文备考的沉静中,缓缓流逝。 桃源村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虽然手头依旧不宽裕,但脸上依然多了几分过新年的喜庆。 年关的气息当然也在云槐县的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四海奇珍坊”的铺面里,最后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谢大虎如今俨然有了几分大掌柜的派头,指挥着十个培训好的伙计,进行开业前的最后陈列。 伙计们动作麻利且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海外奇珍”从箱中取出,按照之前反复演练过的布局,放置在柜台和货架上。 原本空荡的店铺,渐渐被这些琳琅满目、闪烁着异域光泽的货物填满,焕发出一种奇特而吸引人的光彩。 谢大虎用粗布仔细擦拭着光可鉴人的琉璃柜台,声音洪亮地安排着: “冬青,你手稳,这些琉璃杯和精油皂摆这边,对,间距拉开点,显得稀罕!” “姚远,那把南洋折叠伞挂在高处,对,就那儿,显眼!把那句‘收之盈掌,风雨不惧’的木牌挂旁边!” “豆子,轻点轻点!那波斯文匣金贵着呢!摆正了!” “哎,这柜台谁没上锁,这么精贵的东西,离柜就锁上,省得被偷了。” “这卖货的凭证收据,一人一本,你们自己每卖出去一单,不识字也要必须写上编号和日期、价钱,打烊的时候我好入账。” “哎,赵虎,你干啥呢,不能用手直接触碰那些金贵的珠宝和簪子,戴手套,说了多少次。” “你们都学学赵桥,人家昨晚一宿没睡,都在模拟顾客进门,如何搭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