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郑国易君(二)-《经典春秋》


    第(3/3)页

    高渠弥因世子姬忽阻止了自己晋升上卿之位,而记仇在心。北去援齐一路上姬忽对高渠弥多有得罪,所以心里素与姬忽有忌惮。姬忽为国君后,整日里心里感觉不舒服,也知道自己从此再无出头之日了。现在一听说要立公子姬突为君,岂不是自己时来运转了吗。在各大夫迷惑不解、不知何去何从之间,高渠弥挺身而出,事先表态。

    高渠弥拔出腰间佩剑而高声说:“祭足大人的意见我高渠弥完全赞成,此立废是我郑国社稷大福。我支持大人意见,愿见新君!”

    众人听到高渠弥的话,都以为是高渠弥与祭足有约在先。左右环顾就看见壁橱间有人影晃动,刀剑林立,各自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高渠弥剑指之处没有不低头的。众大夫都感觉没有别的选择,看样子谁要不应下来谁的项上人头不保啊!

    所以诸大夫只能唯唯诺诺答应祭足的要求。于是祭足呼出公子姬突,请姬突上坐。

    祭足与高渠弥先下跪膜拜。诸大夫没奈何,只得共同拜伏在地,叩首表示忠诚。

    祭足亮出预先写就连名表章,让各大夫签字画押。

    祭足说:“宋国国君以重兵压境刀斧相逼立公子姬突,臣等要活命无法不从。”

    祭足的表面文章做足了,还觉得有不妥。又自修密书一封给姬忽,对在密书中祭足写到:“主君之立,实非先君之意,为臣礼谏主公而为之。今宋君囚臣而枪逼立突,要臣以盟誓,臣恐虽身死无益于君位保护,所以只好当面认可。今宋国大军已及郑都城郊,群臣畏宋之强,被胁迫往迎新主。主公暂时躲避一时,容臣寻找机会再图迎君复位。臣若违此诺言,有如日起日落!”

    祭足也是发一番毒誓。

    郑昭公姬忽接了众臣联名表文及祭足的秘密信件,自知孤立无助。与妫妃一同逃往陈国去了。

    公元前700年,公子姬突即位,号为郑厉公。

    郑厉公果然兑现在宋庄公面前的诺言,大小政事皆交给祭足办理。

    祭足也按照宋庄公要求把女儿嫁给雍纠为妻,称为雍姬。郑厉公封雍纠为郑国朝中大夫。雍氏原本就是姬突的娘舅的表兄弟,而郑厉公知道自己所以能继位均得力于雍氏舅舅,所以十分宠信雍纠,使得雍纠在朝中权力仅次于祭足。

    自厉公即位,郑国人上上下下没什么太大的反响和意见,加之祭足公开宣传是先君的遗托。郑国朝臣都是公族之外的人士,对公族内部之争,无关自己利益,所以都无动于衷。

    唯有公子姬斖、公子姬仪二人心怀不满。二人心里清楚,即便世子姬忽不能即位,也没有你姬突继位的。本来世子即位都成了举国上下认可的事,你姬突岂不是在阴谋篡位了嘛!背后的嘀咕早被姬突查探在心。二公子恐怕郑厉公加害于自己,分别逃出郑国。

    公子姬斖投奔了蔡国。公子姬仪投奔陈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