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面具男子-《爱卿,龙榻爬不得》


    第(1/3)页

    夏日炎炎,  蝉鸣嘤嘤,由三座大山环绕的宣州城仿若被架在蒸炉上,  闷热异常。

    炎炎烈日之下,  湖边柳树蔫头耷脑,街道两侧商贩们的吆喝声也显出几分无力。

    路上行人寥寥,在如此闷热的天气里,  茶馆的生意倒是异常火爆。

    雅人茶坊座无虚席,茶馆店主为了招揽客人,  特意请来京城的说书先生在茶坊说书。

    宣州城虽然距离京城不远,  却有三道大山,两条溪流阻隔,  可谓是闹中取静的一片世外桃源。

    不过,生活在世外桃源里百姓的八卦之心却不比京城百姓少,  听说书人又讲起天水大战,堂内有一人不耐烦喊道:

    “天水大战已是两个月之前的旧事,  麒麟军大胜金人,收复大魏故土的消息初听时还觉着热血沸腾,可听多便觉无趣。楚老先生,您倒是换个新鲜的故事啊!”

    “是啊,  是啊,  换一个我们没听过的!”

    “最好是皇家秘事!”

    “胡麻子你胆子不小,皇家秘事你也敢听,就不怕掉脑袋!”

    瞧着堂内起哄的众人,  楚先生放下手中折扇,  瞥向一旁的小徒弟。

    小徒弟收到师傅投来的眼神,  当即敲了一下手中铜锣。

    清亮的铜锣声在茶坊间响起,  倒是吸引了众位茶客的注意力,  众人的议论声渐渐终止。

    楚先生微微一笑,摇起手中折扇,朗声道:“诸位想要听的皇家秘事,还真有一桩!你们可有听说,两个月前,皇上在行宫遇刺之事?”

    说书人抛出的话题一下子吸引了茶客们的注意力。

    茶馆二楼雅间,半敞的隔扇窗露出一位女子的倩影。

    女子头戴帷幔,身姿纤纤,一袭月白色烟纱裙如云霭披在她身上,虽然看不到女子的容貌,但从凌云花纹袖口探出的那双素手十指纤纤,白皙如玉。

    女子通身气度雍容高雅,悠然品茶的姿态好像瑶池仙女饮凡尘泉露。

    听到说书人突然抛出的话题,女子似是感到好奇,握着茶盏的素手微微一顿,头上帷幔轻轻晃动。

    “两个月前,皇上在行宫遇刺,摄政王大为震怒,下令封锁行宫,皇城司将每一位达官贵人居住的殿宇搜查了数遍,扣押百官足有半月。期间齐国公府的老夫人心悸发作,随身携带的静心丸早就吃完了,若非太医及时施针抢救,齐老夫人险些一命呜呼,齐国公爱妻心切,提刀面见摄政王,怒斥摄政王究竟要将他们这些臣子扣押到何时?”

    “最后怎样了?那刺客被皇城司抓到了吗?”

    楚先生见茶客们大眼瞪小眼,口中急声催促,他神秘一笑,先是喝上几口清茶润了润嗓子,才不急不缓道:

    “皇城司神通广大,最终自然是抓到了刺客,放百官归京,不过...坊间传闻皇上在此次遇袭中身受重伤,直至今日都未上过朝。”

    “那刺客究竟是谁派去的?”

    “摄政王没有对外宣称刺客是谁派去,不过摄政王从行宫回来后,立刻召集麒麟军,如今二十万麒麟军兵临淮河沿岸,蓄势待发。”

    “这么说,皇上十有八.九是被南帝派来的刺客所伤,摄政王想要为皇上报仇,准备和南边开战了?”

    霎时间,满堂陷入一片哗然,茶客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二楼雅间的女子放下茶盏,随手留下几块儿碎银,在堂内茶客众口纷纭中悄然离去。

    上了马车后,女子摘下帷幔,露出一张明艳动人的脸庞。

    女子肤若凝脂,云鬓如墨,柳眉如烟,琼鼻红唇,清眸流盼,耀如春华。

    跟着女子一同上车的小丫鬟瞧见了,脸上不由露出一副痴态。

    “宝笙,你又露出那种表情了!”

    宝笙吐了吐舌头,小声道:“奴婢觉得小姐的模样实在美貌,怎么看都看不够呢!”

    她明明跟在这位新主子身边伺候了两个多月了,可还是会因女子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绝色姿容感到惊艳。

    听到小丫鬟唤自己小姐,魏无晏唇角漾起淡淡的浅笑。

    被人叫了十余载殿下和多半年陛下,她还真有些不习惯如今这个称呼,

    虽然不习惯,但是心中却很喜欢。

    两个月前,她成功逃离行宫,抵达宣州城,从此隐姓埋名生活在城内。

    期间,魏无晏通过伢人买下了一名唤做宝笙的小丫鬟,让她为自己出门跑腿,打探京城里的消息。

    得知京城内风平浪静,魏无晏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莫非摄政王没有发现她放在《山河异志》中的那一封让贤书?

    她在出逃前还特意将那本书放在玉枕下,想着皇城司的人若是发现她不见了,定会彻底搜查流云殿,那封让贤书便会顺利交到摄政王手中。

    摄政王拿到让贤书,理应即刻返回京城,火速登基,再去解决南帝魏浔这个隐患。

    可魏无晏在宣州城待了一段时日,却迟迟没有听到摄政王登基的消息。

    皇城司的伺察遍布大魏各个州城,钻天入地,无处不在。魏无晏担忧暴露出自己的行踪,不敢主动联系吕太医留给她的线人,只好领着宝笙不时前往茶馆,从说书人口中探听京城的消息。

    今日,她从说书人口中得知摄政王不仅将文武百官扣押在行宫半月之久,还险些让齐国公老夫人丧命,魏无晏心中默默念了句:罪过,罪过。

    与此同时,她却有些看不懂摄政王的做法,不明白他为何要放出自己遇刺的消息。

    那夜,她李代桃僵,利于文鸳的身份进入上林苑,在有了郑校尉这个目击证人后,蕊心在驱寒的姜水中放入蒙汗药,放到了郑校尉等人,而负责善后的吕太医对外宣称郑校尉和蕊心都中了迷香,好伪造出皇上被人掳走的假象。

    魏浔不久前给魏无晏的龙袍中洒下引兽粉,她若是突然失踪,魏浔的嫌疑自然是最大。

    魏无晏设下重重迷阵,就为了将屎盆子扣在她那位便宜皇兄身上,好将蕊心和文鸳二人摘出来。

    这么久了,摄政王都没有派人前来捉拿她,说明她这次的逃跑计划很顺利,那为何摄政王却迟迟不登基,而是放出自己遇刺的消息。

    莫非,他还想从魏浔手中将她救回去?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魏无晏轻轻摇了摇头,对她脑中的想法自嘲一笑。

    摄政王是何许人也,他野心勃勃,权势滔天,冷心薄情,对真龙之位势在必得。

    这样的男子,又怎会因见不得人的断袖之情丧志理智,舍近求远,非要去救她的性命。

    这其中,必然有什么隐情。

    就在魏无晏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宝笙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柳眉一皱,嘟囔着小嘴道:“哎呀,小姐,您今日又乱花银子了!”

    “哦,你且说说,我今日怎么乱花银子了?”

    “小姐方才在茶馆不过喝了一盏香茶,尝了一盘茶点,离开时却随手丢出五两碎银。奴婢瞧咱们隔壁的几位姑娘,比小姐还多点了几盘茶点,却只留下二两银子打赏钱。”

    瞧见宝笙掰着小手指头替她算账,魏无晏笑了笑,温声道:

    “你算得很对,日后我会注意一些。”

    车窗外吹进暖融融夏风,拂过女子耳畔碎发,女子虽然没有佩戴华丽首饰,但那对宛若珍珠莹白剔透的耳垂,和明眸笑起来时,眼波里流淌的细碎星光,却比任何珠宝都要闪耀。

    面对这位脾气极好,容貌极美的新主人,宝笙有时恍然觉得女子莫不是天上偷偷下凡的仙女,不然为何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如此矜贵出尘,比她曾经见过的侯府小姐还要高雅万倍。

    而且姑娘好像很少出门逛街,对民间物价一窍不通,曾经差点用一锭银子去买一碗馄炖。

    就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宝笙哪里知道,魏无晏从小生活在皇城里,对民间物价不太了解,蕊心以前就叮嘱过她,待她到了宣州城后,先通过看守院子的虔婆婆买上几名奴仆。

    三年前,魏无晏托付吕太医在宣州城购买下一套宅院和几间商铺,她这个老东家一直没有现身过,商铺里的几名代理掌柜只管拿工钱,盘下的书斋和酒肆经营惨淡。

    因此,在这些年里,她名下的这几间商铺都在源源不断地赔钱,等她从虔婆婆拿回账本,理完账一看,发现她现如今的家底和明德皇帝执政时的国库有得一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