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天工柱国》
第(3/3)页
怪不得苏文盛要三番两次的招揽自己,估计他身后的那位贵人便是明王了。至于明王到底勾连了多大的势力,自己是不得而知的,只说这静公主便已很不简单。她在京城享有盛名,还得了个雅阁居士的美名,在京城那些附庸风雅的书生当中很有号召力,连代孝儒这种圣人后裔都趋之若鹜。
想通了这些关节,钱进对公主笑道:“姑姑可是要提醒晚辈,王尚书参我可能是静公主授意的?”
“我是女人,对女人还是很了解的。你先前把代孝儒气得吐血,静公主要吓唬你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钱进心想,若是安庆公主知道苏文盛曾几次招揽自己的事,便不会认为这只是吓唬吓唬了。
当年,舅舅与母亲团聚的消息虽然对外保密,但观海城还是村里的人是有许多人知道的。这苏文盛可能无意中从自己的同乡王刚那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份,并告知了明王或者静公主,于是便有临海府登喜楼的首次会面。到京城后,苏文盛再次招揽,并隐晦的说出他背后有位来头很大的人物。
两次下来,自己依然是油盐不进。这静公主或者明王估计是担心事情败露,自己又在杨梅诗会上捣蛋,新仇旧恨下来,若是能够让王尚书趁机参倒自己,怕也是少了一个隐患。只不过,为何王尚书要听命于静公主?
“姑姑,王尚书莫非是明王的人不成?”钱进问道。
“这还说不定。当年,先帝没有子嗣的时候,朝中自然是有大臣早早的选择站到了明王那边去了。如今陛下已经登基,这些大臣的态度如何还很难说。”公主叹道。
钱进不由得深深担忧。小冰期降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陈国居然还隐藏着明王这么大个隐患,当真是内忧外患啊。
“首辅知道这些不?”钱进问道。
公主美目注视了钱进一会,笑道:“想必你已经去过文渊阁了,若是连首辅没有算准王尚书的用意的话,只怕是漏算了静公主这个环节。这便是明王把静公主留在京城的用意:不打眼。不过,首辅事多,等他得闲的时候肯定会想到这点的。”
“糟了,那外公留在江西怎么办?”钱进担忧的问道。
“天正公?这点你大可不必担忧。他住在江西本来就是对明王的一种震慑!”
公主这话倒是把钱进给绕晕了。外公已经那么大年纪,行走还不方便,即便他在陈国很有声望,可也架不住明王那么近啊。若是明王想杀外公,这声望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
想到这儿,钱进摇了摇头,说道:“不行,我还是跟陛下告假回一趟江西去。”
安庆公主叹道:“具体缘由我不能跟你细说,这是皇室才知道的秘密。总之,你大可以放心便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