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切为了钢-《天工柱国》


    第(3/3)页

    进了钱进的卧房之后,李士隐看到自家师兄趴在床上,眼角微不可察的抖了两下,显然一眼就看出来那是受了杖刑。他叹了口气,寻了张椅子坐下,说道:“想不到几个月不见,三师兄居然遭了大难。”

    “不碍事”,钱进笑了笑,问道,“师弟最近过得如何?银两可还足用?”

    李士隐正待细说一番的时候,书房门开了。宝儿端了一壶茶进来,还有一些糕点,摆放整齐之后她道了个万福便出房门了。

    “还行。我这段时间联络了不少寒门学子。他们报效朝廷无门,如今在一些豪门大户里充当些小角色。听闻结复社的事,他们也都很上心,毕竟这也是接近陈国权力中心的一条门路。”李士隐饮了口茶,继续说道:“若是哪天陛下赏识,说不定还能赏个恩科进士。”

    “哦?那师弟还蛮吃香的啊。”钱进打趣道。

    “吃香谈不上。这里面的人也分三六九等,有喜欢钻营的,有思报效社稷的,也有混吃等死的。”李士隐有些无奈的说道。

    “师弟无需惆怅,有些事不在于人,而在于朝纲。以眼下朝廷的这套纲常体系,无论一个多么有抱负的人,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也难免成个钻营之辈。眼下咱们只需物色一些人品尚可、又懂些技艺的学子便可。”钱进耐心解释道。

    说话间,钱进从床头拿起《天工考》的拓本递给李士隐,说道:“这本书乃二师兄所著,你可以先影印个几十本,到时候选些合适的人相赠。”

    李士隐接过端详了一下,疑道:“既是二师兄所著,我贸然赠出,会不会有负他的一片辛劳?”

    “二师兄在平昌府赠书之时,早已言明此书要赠与朝廷。后来我细想了一下,他在书里面写的都是些农工蚕桑之事,朝廷多半对此不感兴趣,还不如在寒门学子中间传授,说不定能收奇效。”钱进解释道。

    李士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紧接着将书收入怀中。

    “杨师和几位师兄有什么消息吗?”钱进问道。

    “还不甚明了。”李士隐顿了顿,说道:“前些日子我也去东城找了些行商打听,却并无所得。”

    “希望杨师没有出什么事就好。”钱进有些担忧。

    “杨师天纵之才,应该不会是福缘薄浅之人。”李士隐宽慰道。

    “希望如此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