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中央五虎(二)-《道上王》


    第(3/3)页

    三尖刀三面开刃,用于这种战法有马其顿方阵四面如铁刺猬的优点,又超越马其顿方阵只能捅刺的缺点,增加了劈砍的凶猛。

    无论多勇猛的敌将,面对这样一个立体剁肉机器恐怕也无从招架。一味硬上,就难免剁成排骨了,难怪以此为利器的大唐西域步兵军团一直打到咸海饮马,所向无敌。

    但换成史进这样单挑为主的将领,用三尖两刃刀就有些问题。

    这种兵器在马上用时审美过于实用,有些失于花巧,与武学的基本原则不太相符。

    刀在兵器中以刚猛简洁为要,因此三个尖的刀头就有些多余,两面开刃减弱了大刀的威猛。看似一口刀集中了枪,刀的共同优点,其实,枪刀的用法根本背道而驰,想合而为一是天方夜谭。

    简单地说,枪的握法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刀的握法是左手在后,右手在前,史进或者彭纪若想让三尖两刃刀同时发挥刀枪的优点,只怕就要车轮般不断在马上倒手了,这样固然可能让敌人眼花缭乱,但碰上不爱琢磨的比如秦明张飞之辈,照你就是一家伙,那你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三国演义》中纪灵就是使一口重五十斤的三尖刀,竟然能和关羽一连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不过邪门的是,能与关羽大战不分胜负的纪灵,一遇到张飞,斗无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另外赵云在长阪坡遇到曹洪的部将晏明,“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也是一个回合就将其挑落了,原因正在于此。

    既然如此,史进为什么要用它?

    因为兵器也反映人物性格。

    史进武功大约也就是弱一流,但性格很有特色,任侠英武,仗义疏财,多情粗疏集于一身,加上九条锦龙花绣,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点拨下完成了从“绣花枕头”到“绣花少侠”的转变,风流少爷形象可谓玉树临风,呼之欲出。从武侠小说角度史进是个相当理想的偶像派人物。

    偶像派的史大少爷上阵,用朴刀之类未免粗糙,玩弄花枪又有些平常,所以他给自己配了一件独特的兵器——三尖两刃刀。

    这件兵器梁山上只有两个人用,另一个是天目将彭纪,汴梁城的纨绔少爷,可见人们对这种武器的定位。

    实际上使这个兵器上阵的战将往往也只见其用三尖刀“砍”的功能,未见其用“刺”。

    史进杀吴秉彝,“被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条血颡光连肉,顿落金鍪在马边”。

    杀辽将楚明玉,“史进逞起英雄,手起刀落,先将楚明玉砍于马下。”。

    对辽将琼妖那延,“二将斗到三二十合,史进一刀却砍个空,吃了一惊,拨回马望本阵便走。”——大概因为王师傅点拨,史大郎擅会赚人,陈达,吴秉彝都吃过他的苦头,忽然被人家赚一下,“作窃之家焉有备窃之理”,吓一跳是自然的。

    最明显是杀辽将曹明济,明明曹是逃,史在追,一家伙刺过去多顺手,大郎呢?

    “曹明济急待要走,史进赶上一刀,也砍于马下。”还是砍,和着他那三尖两刃刀的三个尖和一个刃都是摆设,史进的三尖刀有些画蛇添足。

    大概,这至少是一个原因,造成史进彭纪的武艺被限制在了自己的定格,最终无法超越,而三尖两刃刀虽然好看,可在真正古代战场上也没有哪个绝世武将用它,就连唯一一个强的不像话的杨戬也一样,《封神演义》中是督粮官,《西游记》里直接腾云驾雾,没见他骑过马。

    由此可见,这位骚包的老兄其人如何了。

    不过,方子星也知道,骚包归骚包,方子星自然能感觉到此人蕴含的强劲气场,能从他发达的双臂,双肩,后背肌肉,看出他肯定经受过长期的严格射箭训练,绝不是没有真材实料的。

    而且方子星还发现,此人的左右双臂出乎意料的均衡协调,可见此人是可以做到左右开弓并不偏颇于某一侧的全面型弓箭手,说不定其弓箭武技要远高于那三尖两刃刀。

    “这位是我法元帝国中央五虎将之五,‘小杨戬’法灵希。也是灵亲王的长子,我的堂兄。”法心月最后介绍道。

    方子星再次行礼,这次没有得到任何回礼。好在方子星也不抱希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