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对枪-《道上王》


    第(2/3)页

    “接着吧!”赵银锦眉毛一挑,双手沉重地抬起一杆大枪,脚下扎着马步,猛地一发力,呼喝一声,大铁棒子似的枪就丢了过来。这一下丢得很猛,存心是要试探吴元吉的实力。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吴元吉的身子动都没有动,就好像接木棍一样,单手一抄,就稳稳地抄到了手里,然后握住枪把,平端在胸前,笔直笔直,纹丝不动,看不出丝毫颤抖。

    “枪根当在掌心中”,抵住枪的底部握住把端。当枪扎出时,枪杆与臂骨对直在一条线上,合力尽透枪尖。如果不满握枪根而留出一段,称为“露把”这样,手臂和杆形成角度,不但出枪短,而且,当扎到目标时的反作用力,必然分散手臂的力量,即手须紧握杆,防止向前滑动;腕须挺住,防止前冲;避免脱把和扭伤。因此,减小了扎枪的力度。

    “好枪!”吴元吉赞叹了一声,这枪是纯钢打造,枪头枪身都是一体,材料是很坚韧的弹性钢材,最少都有七十斤重。

    但令吴元吉更加赞叹的,却是这杆枪神乎其神的细腻锻造技术,这是早已失传的锻造技术,在现在社会,要寻找懂得打造这种武器的铁匠,已是完全无望了,此处重现眼前,无疑让他极为惊喜。

    “大枪桩站得好稳当,果然有点本事!”赵银锦看见吴元吉露出这一手,眼中的所有怀疑都消失了。

    老舍先生在《断魂枪》里讲“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难学的。是个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处乱敲,给他根枪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枪有百兵之王的美称,两军对阵最管用就是枪,刀棍还算不上。枪若使得好的,枪自己就有生命。马踏连营之时,“枪似游龙”,一条丈长大枪把人马团团护住,枪头寒光到处,鬼哭狼嚎,大将百战百胜,岂是靠运气。

    大枪是改朝换代、扫荡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而现在看一个人枪法如何,就看他的大枪桩。

    站大枪桩,就得一手平端住枪把,端得水平。通常,一根长三米地木杆子,人抓着杆子中间,可以轻易地起来,但是要这么一手端着一头,平举起来,那就吃老力了。

    据赵银锦所知,自己训练的中央禁军中也没有几个人有这功夫。

    但是练枪的人,就是要这么端,锻炼腕力,和全身的平衡力。有练枪到家的,一根大杆子握住枪把平端起来,在杆子中间放一碗水,都不溅出来!抖枪容易,但是要控制枪身不抖,那就老难了,尤其是如此沉重的钢铁大枪。

    赵银锦自问中央禁军之中武技最出色的一批战士,虽然在锻炼的时候,能舞动这么重的大枪,不过他们舞这大枪,还做不到运转如意,不能用来对敌,只能做为平时的锻炼。要是拿这么重的枪上阵对敌,施展不开,速度跟不上,一下就被人戳死了。

    而且即使如此,要他们拿这长三米多的钢铁大枪一手握得不露把,平端起来,他们也要鼓起全身的劲,并且扎住马步,用带子缠住腰,然后使老力气才能端起。

    而吴元吉就是单手一抄,膝盖都不弯,轻描淡写的端起,就好像是在拿一串糖葫芦,这一手,的确令他另眼相看!

    “果然是个劲敌!”赵银锦的脸色开始郑重起来。吴元吉端了一下,又将抢掷回,道:“这战场大枪,贫道着实是不习惯,还请赵将军为我换一杆。”

    若是吴元吉在接枪之前说这番话,一定会招来鄙视的目光,但他露了这一手之后,让众人知道他是是有真材实料,自然不会怀疑他是另找借口。

    赵银锦点了点头,向身后的林筱点点头,林筱会意,取出一杆枪,掷了过去,被吴元吉一把接住。

    这是和林筱一个制式的正常样式的丈二缨枪,长达丈二,红缨缀头,白蜡杆子,虽然没有林筱的那一杆好,但也是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笔直如切,同样是难得一见的上等货色。

    吴元吉脸上一喜,就如酒鬼遇上佳酿,赌徒见到骰子,手腕一抖抖出十二朵枪花来,像梅花吐蕊般灿烂,耀人眼睛,那枪势如飘瑞雪,气势如虹。

    白蜡杆做的大枪拿在手中,拦拿扎,扎枪花几下,就把全身的劲给使出来了,太极拳术暗中运转的劲,通过扎白蜡杆枪就能打出明显得效果,如此的神奇,如此的实在。

    “哼……”赵银锦轻哼一声,吐了口气,也是把端着大钢铁枪的手腕一抖!

    嗡!嗡嗡!

    长长的钢铁枪身抖动,居然发出了宛如寺庙里面撞大钟时候的声音!

    朴实无华的招式,大开大合,一往无前的气势,让银枪如凌空长虹,抢身三丈之内气流激荡,杀意冲天,音波成束,直逼而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