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鸟与凤,蛇与龙(一)-《道上王》


    第(2/3)页

    心原这一招,果然阴险准确到极点,赵银锦受了替身迷惑,白白消耗了力量却反而陷自己于不测还罢了,但最关键是令赵银锦本已积累到极点的杀气、斗志、战意也为之一泄,不复巅峰。

    吴元吉抓紧时机,一枪击出,枪杆晃动,有如几十条巨毒之蛇飞射出穴,往来倏忽,张口嘶咬如电光火石,将赵银锦笼罩在密密麻麻的枪林之中。同时,长枪枪头瞬间剧烈颤抖起来,一刹那间就在面前地空气中划出了上百道圆弧,每一道圆弧都明显地扩张缩小,各显动态,有地扩大成一个整圆,有的内缩成一个小点。

    抖出上百枪忽地一瞬间,吴元吉的手中的枪身突然从双手之中消失,只有上百圆弧枪点朝赵银锦身上的每一处要害扎下。

    而也就在此时,赵银锦突然一跺脚。

    这一跺脚声势浩大,脚下的坚硬石板立即开裂,崩碎,甚至大片大片地翻卷开去,一股强烈的震荡从地面向四方传递开去,就如强烈地震,方圆数十米内的人居然都站立不稳。

    此时赵银锦和毛僵两边都持住长枪,而爆发尸气的僵尸体型无疑占了优势,只是它身体终究僵直,相比之下少了一股源自脚下的根劲。

    借着这一跺的根劲发力,赵银锦枪向上挑,势如潜龙升天,直欲乘风破云,势不可当,顿时把枪另一端的毛僵挑得直向上飞了起来,直扑向吴元吉打出的万朵枪花。

    几乎是在同一瞬,身陷枪花中的毛僵爆出无数蓬夹着大量骨碎的血花,全深数百处的伤口已经不是洞穿,而是爆裂,崩碎得几乎整个消失掉,而毛僵庞大的身体也如枯死的朽木一般被风暴撕碎。

    半空中的毛僵爆出的一团巨大的血肉烟花,红黑相间的血肉、白色的碎骨之中,两道闪烁着红芒的枪锋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呼啸而至,势如破竹地破开血肉烟花,直扎向赵银锦的胸部与腹部。

    胸腹处的皮肤猛跳,赵银锦自然感觉到了吴元吉的枪尖又捅到了他的身前!不过他还是没有丝毫地慌张,腰一翻,枪一下从腰后缩了回去,就好像变魔术一样,三四米地钢铁大杆放到了背后,然后重新扎出。

    唰!

    这一次,赵银锦双手如绞麻花,拧腰伸肩,沉丹坠臀,涨骨崩筋,人枪合一,如一条吐着雷点的龙在云中翻滚!

    刹那间,如山的枪影在身前绽放!

    钢铁大杆子抖起来一片密密麻麻山一样的枪林,一下荡开了吴元吉的大杆子,以排山倒海之势,反推过去。

    枪山如林!如林推进,当者披靡!

    而且钢铁大枪的枪身到锋芒处,豁出的极锋扭曲阳光形成了上百种不同颜色的束芒!

    龙历来即代表一种权威或势力,汉唐以来,由于方士和尚附会造作,龙的原始神性虽日减,新加的神性却与日俱增。封王封侯,割据水府,称孤道寡,龙在封建社会制度中,占据着特别神圣的地位,成为九五之尊的象征。在明清官窑青花瓷上,龙的形象是有严格要求的,画龙爪是五爪,还是四爪三爪,绝不能随心所欲。民间瓷器就只能画香草龙、团螭龙等等。

    而凤给人的感觉就亲切多了。古记称,“有凤来仪”、“凤凰于飞”、“吹箫引凤”、“凤凰朝阳”,这种理想化的灵禽,已被人们当成吉祥幸福的象征和美好爱情的比喻。

    凤为百鸟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两者也就自然结合起来成为“凤穿牡丹”或称“飞凤穿花”的吉祥图案,在元、明、清青花瓷绘中十分常见。“龙凤呈祥”在宫廷艺术中大为流行,“凤穿牡丹”却成为人民大众十分喜爱的画面。凤为百鸟之王,又在万历青花瓷器上得到了旁证。

    “百鸟朝凤”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天,伏羲巡视到西山桐林,只见金、木、风、火、土五星之精,纷纷飘落在梧桐树上。顿时,仙乐飘飘,香风习习。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天空彩屏开处,祥云托着两只美丽的大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朝着这两只美丽的大鸟齐鸣。

    伏羲见到如此奇异现象,忙召来辅佐他的木神句芒问个究竟。句芒笑着对伏羲道:“这两只最大的鸟,就是凤凰呀!”

    赵银锦这一招就好像凤凰陡然之间,亮开全身美丽的彩羽,引动百鸟来朝,造就仙乐飘飘,香风习习,瑞气千条,霞光万道的胜景!

    百鸟朝凤!

    绚丽多彩的颜色美丽之中,蕴藏的是绝杀一招!

    赵银锦以半马步中四平枪的蓄劲虽然被阻碍,但借着跺脚震地阻碍吴元吉的攻势的瞬间,通过反手转枪,再次把精力积蓄到极点,爆发出了古枪术中最猛烈,最凌厉的杀招“百鸟朝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