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必须再战-《道上王》


    第(3/3)页

    不过这样一来,中国也有不少顾虑,除了因为日后要时常合作而不能轻易地对法元帝国展开什么不利行动外,还要留意不能让他们在与中国交流时吃太多亏,否则他们很可能陷入吃亏过多转而与他国合作,那样强大的修炼底蕴,实在不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因小失大。

    虽然精神境界不一定高深,但随着精神潜能的发掘,异能者的思维速度也会远超常人,张如龙几乎在一瞬间就衡量了种种利弊,但还是陷入了思索。

    宇文阔也不催促,静等对方回复。

    “就凭几句话就要我方弃战,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你方再占优势,也需先手下见过真章才行。”不料,张如龙不说话,张帆却是抢先开口回应道。

    “可是,一旦动手就难免各有死伤,到时候再想停手就难了,这也是我方一开始不作出任何攻击行动的原因。在已经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我方实在不希望再启战端。”宇文阔见张如龙并没有制止张帆的逾越发言,反而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只得再次开口劝说:“如果达成互信,我方会将许多宝贵的情报与势力共享,甚至会提供一些高深功法招式以及武器装备,和则两利,总之不会让贵方吃亏。”

    此言一出,张如龙一方众人再次陷入了寂静,但明显可以听到有几人的呼吸开始沉重起来,眼神开始热切起来。

    刚刚的战斗,无疑展示了对方在修炼底蕴上的无比深厚,现在式微的世俗修炼界绝对是拍马也及不上的,哪怕只是管中窥豹,也大有裨益,如果能够一堵全貌……

    最终,怀着不同的期望,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如龙身上。

    “贵方开出的条件很合理,也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可惜我张如龙却是个粗人,总觉得在这种情况下答应未免窝囊气闷了些。”出奇的,张如龙经过一会儿的沉默之后,竟然摇了摇头,同时目光在身前身后的一众人脸上一掠而过,“更何况我发现贵方剩下的两位朋友和我儿子一样正跃跃欲试,技痒难禁,也不好让他们白跑一趟!不妨就乘此机会打过一场,中国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此战终究是在所难免的!若是之后真能达成合作,正好也当做合作之前彼此的相互了解。”

    他此刻的目光澄清澄净不带半点凶暴,却犹如一把刚刚在冰水中浣洗过锋锐长剑,闪烁着不带任何杂色却又似乎可以洞穿一切的凛然寒光。

    在这样的目光下,不少原本浮躁贪婪之辈气势都出现了激烈的波动,随即成风消散。

    “呵呵,早该这样了,这才是吾辈风格。老实说,我老早对我排在这么后面才出场感到非常不爽呢!”一个中性刚坚的声音传来,中央五虎将中的那一名紫发紫瞳的高个子女子漫步走出。

    正是法元帝国中央五虎将之四,万兵堡主,“万兵女王”独孤英。行走间,独孤英抖动背部,连带着甩了甩几乎垂到脚踝的长发,将身后那背上附带的被麻布包裹着的长条形的武器运至手中。

    “既然如此,那就请吧!就让我们继续痛快一战。”见事已至此,宇文阔也不在废话,对手的目光令他发现打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对手显然不是那种会屈从于大势以及利益的那种人。而他自己也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本身也是这类人。

    直到此刻,他才对这些除了方子星之外的炎黄故土之人有了一丝发自心底的尊重。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张如龙最终力求一战的主要原因。虽然法元帝国提出的要求貌似合理并没有太过分的触犯中国的利益,但如果真的一声不吭就接受他们的弃战要求,中国就会成为在他们心中新添加的鄙夷对象。

    张如龙虽然一时迷惑于眼前的利益,但儿子直率的话却点醒了他的本心。

    出生军人世家,又是实打实从铁血中冲杀出来的他,比起政治利益,却是更加清楚,当年自己的父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硬是要凭着抗美援朝那几十万血肉丰碑一举奠定立国之威的原因。

    这也是印度、意大利之类不敢打仗或者打不起硬仗的国家,无论你国家有多庞大大多富有,都不会有几个人看得起的原因!

    这是人类的血脉之中,永远流淌着的——尚武精神!

    所以合作之事,要建立在彼此实力认同之上,绝非一个退让妥协就能够稳固互信。正如《南京条约》一签订,《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就会接踵而来,自己一旦弃战,之后,法元帝国接下来得寸进尺的要求还大有可能一提再提。

    张如龙不想把一切寄托在对手能有高尚情操的希望上,倒不如一开始就彻底绝了他们,也绝了自己的非分念想。

      


    第(3/3)页